中国是科技大国吗?是科技强国?_央视纪录片《大国重器》中,超高层建筑黑科技有哪些?


- #问答
  • 1、 中国是科技大国吗?是科技强国?

    可以明确的告诉你。中国不仅是科研大国,更是科技强国!我们在世界第二梯队领头羊位置!文章较长,有耐心看完,没耐心看完第一段即可!

    怎么定义科技?按照难度层次可以分为: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工业技术,日常生活,研发投入。五个层次!其中:工业技术,日常生活,研发投入都不用太多解释,中国是彻底碾压世界。本文探讨最高两层: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最高一层科技基础就是:基础研究!

    一.基础研究:论文。

    基础研究包括:自然指数,研究前沿,高引用研究者!

    1.自然指数:

    世界上最著名的科技杂志《自然》在本世纪进行了统计!它选择了世界上最著名68家一流科技期刊,按照文章的来自国家等,制作了一个自然指数。

    世界第一是美国,它是中国的2.5倍。但中国又是世界第三的德国的2倍。德国,英国,日本差距不大,分列3—5位。然后是法国,加拿大等发达国家。

    你说德国,英国,日本,法国是不是科技强国,中国比他们强一倍不止。所以美国是世界第一梯队遥遥领先,中,德,英,日是第二梯队。而且我们遥遥领先。

    最关键的是在2012—2016年,美国指数下降5.9%,德国下降6.1%,英国下降2.4%,日本下降9.5%。中国是唯一一个上升的,上升0.5%。

    至于被吹爆的印度是13名,俄罗斯是18名。

    俄罗斯基础科技已经全面下滑!

    以上已经证明了中国是科技强国,是世界第二梯队第一名。没耐心看的到此为止,有耐心继续:

    这是国家比例,机构比例呢?

    世界第一是中科院,1299分。

    第二是哈佛大学750分。

    第三是德国马克斯•普朗克学会674分。

    第四是法国国家科学研究院666分。

    你说中科院竟然和一个美国大学比,不公平。但第三,第四也都是科学院。而且中科院下属各系(如物理系),分别拿出来和哈佛综合(物理,化学,数学等)比,这才是不公平。

    此外北大名列13,第14是耶鲁大学,17是南京大学,19是哥伦比亚大学,21是清华,24是中科大,33是普林斯顿大学。

    难道耶鲁,哥伦比亚,普林斯顿不是世界名校。可见从机构比较中国也不差!当然从人均比较,中国还是有差距的,但差距微乎其微。

    过去我们常说中国在某个方面去的突破,但对于世界来说是可有可无的。现在全世界很多实验,差了中国就搞不成。这就是中国科技!

    2.研究前沿和高引用研究者。

    世界上90%的论文都是没有用的。研究前沿就是由于你的研究太靠前,被世界其他研究者引用的论文。高引用研究者就是世界最强,第一的研究文章!

    世界科学分为:经济,数学与工程,天文,物理,化学,生物,农业,生态,地学,医学十个方面149个前沿研究。

    其中美国核心论文(研究前沿)和论文第一(高引用工作者)都是世界第一:143个和108个。前者差点100%,后者也达到三分之二!

    世界上只有五个国家入选,其他国家基本上找不到前沿科学!

    美国:143个和108个。

    英国:120和10个。

    德国:106个和8个。

    中国:82个和16个。

    日本:82个和2个。

    中国非常有意思,我们核心论文不强,但第一特别强达到16个,仅次于美国。主要是在数学与工程(量子通信)和化学两个领域:超过了美国成为世界第一!

    目前美中英是世界第一梯队,德日法是世界第二梯队。

    为啥我们感觉中国没有这么强呢?因为这些数据都是增量,而不是存量。中国是世界上科技成果增加最多的,但存量不足。如:俄罗斯目前基本上没有增量,但存量不少。至今中国还有很多地方超不过它!

    所以为什么中国没有诺贝尔奖,就是存量不足。诺贝尔奖必须颁发给成果已经被应用的科技。中国目前数学和化学已经是世界第一,可以预计20—30年后,我们最早可能是获得诺贝尔数学或者化学奖!

    以上是最高层级的科学:基础研究!

    二.应用研究:专利!

    1.专利数量!

    世界五大专利申报机构分别是:欧洲,日本,韩国,中国,美国。

    欧洲,中国在5大机构全线增长。美国,韩国4增1减。日本全线减少。

    欧洲:1.2%,2.7%,4.7%,5.0%,2.8%

    中国:18.2%,19%,37.3%,13.6%,17.9%

    美国:17%,7.2%,11%,26.4%,—2.2%

    这是三分天下!

    2.科技投入!

    由于中国从工资水平和物价比欧美低一点,所以按照购买力计算。

    中国2000年不足50亿投入,位列世界第五。前面是:美国,欧洲,日本,德国(欧洲如果不算,中国就是世界第四)

    2003年超过德国,位列第四。

    2008年超过日本,位列第三。

    2014年超过欧洲,位列第二。

    预计2020年超过美国。

    以上就是中国科技水平。只要把数据拿出来,就可以粉碎喷子们的全部观点。这才是中国科技的现实!

    当然我们也不要好高骛远。

    1.中国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过低。韩国4%以上,日本3.5以上,美国2.8%以上,法国2.2.%以上。中国刚刚超过2%。

    2.中国基础研究经费过低!中国应用实验过大,超过90%。基础研究才5%。就凭这5%已经让我们成为二梯队领头羊确实可怕。但低就是低。所以才有那么多人争论要不要建设电子对撞机。如果基础研究达到美国的比例,根本不用讨论,上就是!

    3.学术产出有提高,但还有进步空间。中国产出从13%提高到20%。

    4.学术影响力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虽然有外国打压的因素!

    5.科学家人数:目前我们科学家从数量上已经超过美国,但人均比例在科技强国中倒数第一。

    总之:我们中国科技取得了让世界瞩目的成绩。而且中国不是在一个领域发力,而是全方位挑战世界。我们的企业在全世界攻城掠地,目标世界第一!很多人说中国这不如外国,那不如外国。潜台词就是:中国必须世界第一。在他们眼里世界只有两个国家:中国和外国。即使这样中国也在很多领域超越了外国。这种心态从某种角度讲是一种好心态!我们给了中国一个非常高的目标,即使没有达到。但也强过给自己一个低目标达到!美国,俄罗斯也许也有这样的目标!

    冠状病毒期间,我们“应收尽收,应治尽治”这么高的目标,才让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如此之低。而欧美群体免疫,目标过低,才会损失巨大!

    中国人是自强不息的民族。我们只会越来越强!

  • 2、 央视纪录片《大国重器》中,超高层建筑黑科技有哪些?

    谢邀。《大国重器》讲述了很多高科技,其中题主说的超高层建筑技术确实非常引人注目。

    现在中国发展速度这么快,一幢幢高楼大厦就是佐证。而支撑高楼的超高层建造技术,无疑就显得更为关键。

    现代社会,工程机械制造水平和能力,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工业水平的关键指标。在中国迈向科技强国,不断攻坚克难的当中,会遇到一些阻力,比如更极端的工况,更难挑战的技术。因此,促成了一批强悍的基建神器的诞生。

    聚焦到建筑行业来说,高楼的高度越高,对于技术的要求就越高。300米以上的高度是超高层建筑的一道门槛,而500米则是一个更难的关口,因为这对建设平台的稳定性和承重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大国重器2》第三集《通达天下》里,讲述了中国的超级装备技术---智能顶升平台。这个盖楼的金刚钻,正在建造的是武汉绿地中心。

    武汉绿地中心项目建筑高度为636米,是目前中国在建第一、世界第二高楼。据片中所说,建设这样一栋楼的物料和装备,总共有五六十万吨,是300米建筑的两倍,建设风险更是比300米高楼大了4倍。

    纪录片所记录的时机,正是武汉绿地中心冲击500米高度的时候。在当天的风力作用下,500米大楼的横向摇摆幅度可以达到1米,是什么样的技术能hold住这样的高楼?答案是最新一代“空中造楼机”-----智能顶升平台。

    据纪录片里所说,这座造楼机足有4.5层楼高,身高39.3米,体重2000吨。它的顶升力达4000多吨,让千米高空作业如履平地,在8级大风中平稳进行,能达到4天一层的建设速度。最重要的是,这个中国建筑“神器”为世界首创。

    它在5个小时内,能整体顶升4.5米。这种有点像搓衣板的微凸支点是中国建筑的独有发明,空中造楼机能够经受住4000吨的荷载,抵抗14级大风。

    这台造楼机与过去最大的区别,就是顶升效率更高。上一代造楼机平台上塔吊等重型设备,需要设置专用的洞口,平台顶升后,再对塔吊进行顶升;完成全部重型设备的顶升通常需要2天。而现在,整体顶升可以将工期至少缩短20%。

    仅用5小时,新一代造楼机就完成了它500米关口的挑战,这是中国建筑建造技术的新高度!

    这么牛逼的技术不仅仅是中国造,更是武汉造,令我们无比自豪!就在最近,武汉绿地中心开放了总裁行政办公样板间,面积从250平米到500平米。据了解,总裁行政办公主要定位于总裁级私人公寓、跨国企业的华中区域总部、外籍CEO的高级办公室及专属特定圈层的私人会所。

    试想一下,在600多米的高空办公,该是一种多么美妙的体验?!

  • 3、 中国如何成为科技超级大国?

    在本世纪初,北京中关村以庞杂的电子产品市场闻名,这里的商铺多充斥的是摄像机、电视、DVD等电子产品,多数都是组装,很少有是中国发明创造的,而老外对中国当时的印象,则是“勤劳的‘模仿’之国”。

    但到了数年前,除了“中国制造”,“中国设计”也驰誉世界,出售廉价电子产品的租户逐渐离开,取而代之的是新科技企业,虽然也有留下来的老租户,但新旧并存现象,也让人们意识到了中国变化之快。

    某位在中国和硅谷工作的投资者说过,他在硅谷还总是碰到以为中国只会copy他们点子的人,但现在这种想法已经落伍,在如今,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公司在模仿中国。在眼下,中国的未来和中国的过去正在并存,而更让世界越来越关注的,是新生企业主推动的(新)中国,人工智能、基因研究、无人机等与日俱增的实力,在一些方面正在改变着全球科技的未来。

    在国内,智能手机的支付已经是家常便饭,大街上停满数百万辆的“智能”自行车,这些到来之快让人都感到吃惊,似乎在一夜之间,大批科技公司突然冒出,有专家曾说,这一代的中国企业家不同以前,很快能够成为独角兽和“十角兽”。

    在如今消费之外的中国科技领域,许多西方人也在使用中国制造产品,在如今,中国的创新者和投资者最常说的一句话是:“一个新时代即将到来”。

  • 4、 日本是科技大国吗,和中国比如何?

    即便同等水平,一家是具有特别敬业精神,以认真工作为荣、知羞耻的精神。

    另一家是只重生产指标,凡事只求个差不多,无认真监督检查,万事讲人情,…

    其对比差矩多出在这里。除掉诸多弊端,就人材、资源、社会制度方面,我们占优势,只要各方面加强监管,奖励创新,严惩粗制滥造、尊重、重用有实才的人,尊重科学,超越日本不是问题,现在个别科技领域,我们已走在世界领先的地位。只要有稳定的良好的政治环境和政策,中国综合科技领先世界不是梦,而是现实。

  • 5、 农业小国以色列是凭借什么跃居科技大国行列的?你怎么看?

    谢谢邀请。地理上的小国以色列在地缘政治环境和自然环境十分恶劣的情况下硬是发展成为了一个发达国家,实在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以色列之所以成功,我个人认为有以下因素起了作用:一,爱读书,重视知识和教育。以色列主体民族犹太人在历史上多灾多难,但他们不管怎样山穷水尽,始终不会忘记的头等大事就是读书受教育和增长知识。犹太人在历史上的确多次遭受灭顶之灾,但只要有知识,他们总能跌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创造奇迹。以色列建国以来政府预算中教育支出都保持9%到12%的比例,人家是真正重视教育,不像我们有些人根本不尊重老师。二、信仰坚定。犹太人信仰犹太教,并把宗教作为民族的精神支柱。民族不灭则宗教长存,犹太教成为以色列人相互联系的最重要纽带。三、团结互助,形成集体力量抵抗外来压力。以色列农村地区现在仍然有不少集体农庄“基布兹”,大家在集体里生活互相帮助,共同战胜各种挑战;这与我们某些人喜欢勾心斗角截然不同。

    第四,犹太民族崇尚理性、崇尚科学,鼓励创造,难怪世界上21.7%的诺贝尔奖获得者是犹太人,马克思和爱因斯坦也都是犹太人。以色列国家的整体科技水平很高,平均每千人发表科学论文60.9篇(美国为30.1篇);每一万名公民中从事科研的有160人,美国为90人。以色列每万名公民中获专利数为美国的2倍,加拿大的9倍。由于有强大的科技力量作后盾,以色列研发的军用武器品质很高,像“梅卡瓦”坦克和“乌兹”冲锋枪都不错。以色列也是世界主要军火出口国之一。

    第五,以色列人危机意识很强。由于它所处地缘政治环境恶劣,以色列在国防上实行全民皆兵和精兵政策,训练战斗素质超强的正规军以应对各种现实威胁。同时,以色列重视发展核技术,事实上已经具备制造核武器的能力。有了核武器,以色列应对复杂国际局势时就可以游刃有余了。

    第六,以色列在发展经济时注意因地制宜,充分利用科学创造出各种奇迹。例如以色列地下无石油,以色列科学家们就根据本国国情研发出太阳能吸收器并广泛应用于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以色列水资源缺乏,以科学家就研发出滴灌技术进行灌溉,并开发出独特的微咸水灌溉法;以色列科学家还开发了地下咸水淡化技术解决淡水资源不足问题。这个遍地沙漠的国家居然能每年大量出口农产品,真的是太不简单了。


  • 6、 大国太空领域科技战暗中较劲,中国会成为超越美俄的太空大国吗?

    中国首先在太空领域起步成熟和有了技术优势创新,美俄的国力未必赶超中方,因为东方之大国的资金人才各方面雄厚雄起,有能力一路领先。不过,也别得意高兴,美国会不失时机地百般阻挠,窜联合西方国家加大制止崛起,只要小心,才能驶得万年船。未来空天竞争更加激烈,中国需把牢人才优势,保密措施,加速太空空间站健全研发投入,相信美帝只能望空兴叹了(陆地之战,取决于空中的全方位探测)。

Related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