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皇帝说的诛九族到底是哪些人?三族又是哪些?_胡惟庸到底因何被杀?是因为谋反吗?


- #问答
  • 1、 古代皇帝说的诛九族到底是哪些人?三族又是哪些?

    谢邀

    到现在为止,由于资料的缺失,九族还是没有定论,有两种说法。

    一、九族,是上自高祖、下至玄孙。即高祖、曾祖、祖父、父亲、自己、儿子、孙子、曾孙、玄孙。因为古人活的年龄并不长,而诛九族一般用于谋反大案,如果九族是这样计算的话并不能起到威慑作用,巩固皇权。所以,这种说法并不靠谱。

    二、妻子两族族,包括岳父这一族、岳母娘家一族。

    母亲三族,外祖父(姥爷)一族、外祖母(姥姥)、还有出嫁出去的姨母及其儿子。

    父亲四族,即本族。出嫁的姑母及其儿子、出嫁的姐妹及其外甥、出嫁的女儿及其外孙。

    而三族史书上有明确记载父族、母族、妻族。

    历史上最有名便是方孝孺被诛十族。明成祖朱棣“靖难之役”成功后,希望建文帝旧臣帮他写即位诏书,方孝孺在纸上写下“燕贼篡逆”四字,朱棣客气的说:先生不怕我诛你九族吗?方孝孺答:诛十族又如何。方孝孺本意不是让朱棣诛他十族,可他不了解朱棣性格。除去九族,又把方孝孺朋友、门生抓起来凑够十族。这是历史唯一一次诛十族。

  • 2、 胡惟庸到底因何被杀?是因为谋反吗?

    个人认为,胡惟庸被杀,主要原因有两个:

    一是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明太祖朱元璋要加强中央集权。

    二是胡惟庸跟李善长等淮西集团的结党,已经对朱元璋及其继承人太子朱标皇太孙朱允炆造成威胁,太子朱标和浙东集团首领刘伯温死后,明朝朝廷进一步失衡。

    1.君权与相权的斗争——李善长及胡惟庸的跋扈和专权。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以后,明朝朝廷中央的结构是以中书省兼领六部九卿,中书省的首脑人物是丞相,一般有左右丞相两个,明朝第一功臣李善长和第一武将徐达是第一批丞相。

    李善长做了左丞相,徐达做了右丞相,左丞相地位高于右丞相。

    可是,徐达当了一段时间丞相,就领兵打仗去了,朝廷里就剩一个李善长,从而形成李善长在中枢一家独大的局势。

    李善长很早就跟着朱元璋在军中,充当朱元璋的主要谋士,李善长由于能于筹谋划策,料事如神,朱元璋对他非常信任,甚至在军中之时,朱元璋就给了李善长专断之权。

    也就是说,李善长可以不向朱元璋请示,就自作主张,调兵遣将,排兵布阵。

    这一方面显示出朱元璋对李善长才能的认可和信任,另一方面也使李善长养成了独断和跋扈的个性。

    李善长的这种个性,一直延续到明朝建立,他做了大明朝的丞相。

    由于明朝是中书省兼领六部九卿。所以,明朝朝廷中枢的大部分决策都在中书省,徐达在外带兵以后,李善长成了一人独断中书省。

    一开始的时候,朝廷有什么事,李善长还向朱元璋这个皇帝报告,后来,李善长的跋扈和专断的个性进一步显露,再加上李善长是朝廷中淮西集团的首领,有许多利害关系,所以后来李善长越来越多地自己决断朝廷大事了。

    在这种发展态势下,朱元璋感觉自己这个皇帝要被架空了。不能再让李善长继续跋扈和专断了。所以,国君和宰相二人开始互相看不惯。

    终于有一天,李善长忍不住了,他觉得老朱最近整天找自己的茬,是不是对自己很有意见?想试探一下老朱。

    于是,李善长以得病养病为由,给朱元璋上表,要致仕。

    本来,朝廷重臣上表致仕,按照老规矩,皇帝要多次挽留的,非得二次三次以后才同意,有的皇帝根本不会让重臣真的辞职,最后很多大臣致仕失败,留在朝廷继续参与国事。

    可是,让李善长意想不到是,他第一次上表,朱元璋就同意了。这下君臣二人都明白怎么回事了——君权和相权的斗争已经摆到了桌面上。

    李善长致仕回家养病以后,朝廷中枢没有人了,得有人接替丞相的位子,继续处理国家大事。

    这时候,朱元璋是很慎重的,他觉得,也许君权和相权的冲突,只是李善长的个人跋扈个性导致的,而不是君权和相权不能共存。

    他就自己考虑了几个人选,问了一下身边的另一个谋臣,浙东集团首领刘伯温。

    朱元璋考虑的第一个人是杨宪,刘伯温说杨宪这个人有才干,但是没有气度,不适合做宰相。

    朱元璋又问刘伯温,那么汪广洋这个人怎么样?刘伯温回答说,汪广洋这个人才能平庸,人也浅薄。

    朱元璋最后问,那胡惟庸呢?刘伯温说,胡惟庸这个人,就像小牛犊一样横冲乱撞,早晚要把耕地的犁给你搞坏。其实这暗示了,胡惟庸比李善长更加专断跋扈。

    朱元璋说,其实我心里最适合做宰相的是刘先生您啊!刘伯温说,我做宰相不行,我病了,做宰相事又那么多,我受不了这么多苦。把朱元璋拒了。

    朱元璋无法,最后选择了庸才汪广洋做了右丞相,左丞相仍然是空着的。

    前面说过,明朝左丞相地位高于右丞相,所以朱元璋选择汪广洋做右丞相是一种无奈之举,汪广洋并非最佳人选。

    汪广洋这个人才干平庸,好在没有李善长的专断跋扈。朱元璋以为君权和相权的冲突可以被制止,朝廷的平衡能维持下去。

    然而,让他想不到的是,汪广洋太平庸了,一点决断和自己的主张都没有,虽然汪广洋是朝廷里唯一的丞相,但是,却事事向朱元璋请示,搞得朱元璋不胜其苦。

    按照往常李善长在的时候,朱元璋对一些具体的事,可以做甩手掌柜,不管不问,现在却没有了这样的悠闲。

    朱元璋发现,自己还真的离不开李善长呢?朝廷里也没人能代替李善长,可是,又不能把李善长请回来继续做左丞相,要不然,君权和相权的冲突又会再起。

    朱元璋没办法,遇到大事,只能往李善长那里跑,去跟李善长商量,请教。

    这时候,李善长也察觉到了朱元璋的烦恼,于是趁机向朱元璋推荐了胡惟庸。于是,朱元璋把胡惟庸提到了右丞相的位子。

    胡惟庸跟李善长交情匪浅,也是淮西集团的主要成员。他很有才干,一到中书省,就把朝廷大事搞得明明白白的,这让朱元璋非常满意。

    当然,背后都是李善长的操纵。

    汪广洋做丞相,朝廷中文武百官大部分不给他面子,也不听他的,胡惟庸一上来,文武百官都给胡惟庸面子,对胡惟庸的决策,不但拥护,而且执行很有效率。

    皆因,朝中一大半官员都是淮西集团,而李善长正是淮西集团的首领。李善长虽然致仕了,回家养老养病了,但是,他在朝廷百官里的影响力仍然无人可及。

    接着,胡惟庸把汪广洋给挤走了。朝廷中枢变成了胡惟庸一家独大。

    前面刘伯温说过,胡惟庸就像初生牛犊横冲直撞,果然应验,汪广洋被挤出中书省以后,他的专权跋扈比李善长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又让朱元璋感到了相权的威胁。为了制衡胡惟庸,朱元璋又把汪广洋弄了回来继续做右丞相,而且把胡惟庸提到了左丞相的位子。

    朱元璋觉得,汪广洋虽然才干平庸,好歹事事禀报,有他在一旁监视胡惟庸,胡惟庸会有所收敛吧。把胡惟庸提到左丞相,比汪广洋地位高,也方便胡惟庸发挥他的才干。

    朱元璋这次以为自己的举措会解决君权和相权的问题。结果,他又错了。因为刘伯温的死。

    刘伯温是朝廷中,朱元璋制衡淮西集团最重要的棋子,所以他把刘伯温提到都察院这个重要位置上来。因为都察院由前代的御史台发展而来,管监察百官,可以制衡相权。

    可是,刘伯温病了,胡惟庸就带着大夫给刘伯温看病送药,结果刘伯温喝了药就死了。

    朱元璋怀疑是胡惟庸把刘伯温毒死的,想趁机敲打胡惟庸,但是又不能直接撕破脸问胡惟庸。

    于是朱元璋想起了汪广洋,想让汪广洋检举揭发胡惟庸。谁知道汪广洋这货平时恨胡惟庸恨得牙痒痒,扬言这次重回中书省就是来找胡惟庸报仇的,然而机会摆在面前,他却不敢了。他对朱元璋说,没有证据显示刘伯温是胡惟庸毒死的,这件事不好说吧。把朱元璋气个半死。

    没办法,后来朱元璋只能找了两个御史揭发胡惟庸谋反,然后将之迅速杀死。

    接着朱元璋撤销了中书省,废除了丞相。

    中国历史上一千多年的君权与相权斗争,也告一段落了。

    2.洪武朝权力的平衡和结党——李善长对朝政的暗中操纵

    朱元璋南征北战,平定江南,扫荡北元,得力最多者,是他的老乡们,这包括李善长、徐达、汤和、耿君用耿炳文父子、郭兴、郭英、周德兴、郑遇春等等朱元璋麾下的一大半文臣武将。

    这些人,作为大明朝的功臣,在明朝建立以后,很多人都聚集在了李善长周围,形成了洪武朝最大的功臣集团“淮西集团”。

    这给朱元璋的皇位带来了极大的威胁。所以,朱元璋要把专断跋扈的李善长从左丞相这个位子上拉下来,让他退居幕后,即便朱元璋一时之间还离不开他。

    胡惟庸也是淮人,原来只是一个小小的宁国县令,一直没有机会进入朱元璋的中枢。

    朱元璋建立吴国政权以后,李善长做了相国,胡惟庸这时候以同乡身份向李善长贿赂黄金二百两,因此胡惟庸被提拔为太常卿。

    明朝建立后,胡惟庸不断升官。

    接着,胡惟庸为了进一步进入淮西集团的核心,跟李善长家族联姻,他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了李善长的侄子,两家的关系进一步紧密。胡惟庸也成了淮西集团的主要人物。

    李善长做丞相的时候,跋扈专断,在朝廷里大肆排挤非淮人集团的百官。跟淮西集团制衡的是以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

    由于李善长和胡惟庸先后担任丞相,淮西集团人员又众多,只靠一个浙东集团是无法制衡的,这就让朱元璋感觉到极大的威胁。

    朱元璋也曾经尝试打压和分化淮西集团,但是都失败了。最后朱元璋大肆杀戮功臣也有这方面的原因。

    朱元璋打压淮西集团的措施,主要有三个。

    一是,通过胡蓝党案,将胡惟庸蓝玉等人弄死。

    二是,通过一场经营数年的大案,把李善长及一班功臣——主要是淮西集团的——杀死,屠戮。

    三是,加强刑法,大力提拔基层的县令和文官,以抗衡功臣集团。

    大力提拔基层的县令和文官,这也是后来明朝文官集团尾大不掉的肇始。

    比如,嘉靖朝的海瑞,张口闭口大明律法,谁都敢得罪,连皇帝他都敢搞。比如,明朝的御史,是历朝历代最难缠的,往往有什么事情,明朝御史们一窝蜂冲上去,不怕死的劲头让明代历代帝王既怕又恨。

    朱元璋分化淮人集团的方式很简单,就是通过继承人。

    朱元璋让一部分淮人集团的人去辅佐太子朱标,从而让他们对未来的高官厚禄有期许。

    然而,不幸的是,太子朱标英年早逝,朱元璋只好转变方略,继续杀戮功臣,从而保证皇太孙朱允炆继位以后,皇位无虞。

    通过上面两个主要原因,我们可以窥见胡惟庸被杀的真正原因,至于谋反之类的罪名,只是杀人的借口而已!

  • 3、 俗语“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说的是啥你知道吗?

    [原创回答]“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这一句俗语的意思是说,虽然子多孙多,家族人丁兴旺,但老人临死时却不见一人前来伺候送终,葬礼后更是像孤魂野鬼,无人理采,无人祭祀。

    “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这一句俗语,描绘出了“一幅子孙满堂的老人,生前无人照顾、死时无人送终、死后无人祭拜的孤苦伶仃的凄凉画面”。

    “养儿防老,积谷防饥”的年代

    可以这样说,在改革开放前,特别是古代,养儿防老是中国历朝历代社会养老的主流,从古至今,早已形成了国人深入骨髓、融入血脉的“养老传统文化”。

    养大子女,自己老了又由子女给自己养老,一代接一代,代代如此,循环往复,更是早就形成了中华民族的一种传承文化。

    在过去温饱没有保障,生产力又低下的年代,“养儿防老,积谷防饥”就是养老防饥的最好的社会模式。

    “九子十三孙”,子孙是多了,但子多孙多就能让老人安度晚年了吗?“临终葬孤坟”一针见血的给出了答案:即使子孙满堂,同样也有老人生前孤苦伶仃,死时无人送终,死后无人上坟的凄惨况境。

    纵观古今,这样的事例确实有不少的存在。

    虽然造成这样结局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这一部分子女们没有孝的道德观念,冲破了人类道德的底线。

    国家养老已逐步成为主流

    祖国强大昌盛的今天,社会的养老模式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家养老已逐渐成为当今社会的主要模式。

    然而,仅仅靠国家养老还不够,还不能完全能够解决,主要还是靠为人子女的我们来赡养。

    生我者父母,不但赡养老人还是我们应尽的义务责任,而且祭祀亡灵也同样是我们对已逝去的长辈应该尽的孝道。

    同时,随着生活的越来越好,现代老人更需要精神层面上的满足,需要我们更多的陪伴和安慰。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传统文化的根本。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孝在当下应及时,莫教遗憾悔今生!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不要让“九子十三孙,临终葬孤坟”的悲剧重现人间!


  • 4、 坤宁宫是皇后正殿,为何清朝很多皇后都不在此居住?

    在不少清宫剧中,经常可见皇后住在坤宁宫的镜头,这给观众的直观感觉是坤宁宫是清代皇后的寝宫。事实并非完全如此。至少在清朝,坤宁宫已经不再是皇后专用的寝宫了。

    坤宁宫到了清朝已经演变成了一个具有祭祀、婚用等多功能的场所。名义上虽然也是后宫的象征,但却不仅作为皇后的寝宫,而是兼有屠宰牺牲、祭祀神灵与帝后大婚洞房之用。

    顺治十二年(1655)开始,清廷重修坤宁宫,并将其当做祭祀的场所。遇有大祭之日,朔望之时,都选择在坤宁宫举行。在坤宁宫祭神、祭天,逐渐成为清廷必不可少的宫廷礼仪。此外,坤宁宫还是帝后大婚时的洞房场所。康熙、同治、光绪三帝大婚时的洞房就设在坤宁宫。

    由此可知,满清入主中原后,在某些制度上虽然是“承明制”,但在对坤宁宫的使用上,却与明朝不同。明朝以坤宁宫为皇后寝宫,清朝却将坤宁宫作为祭神与帝后大婚洞房共用场所。当下清宫剧中将坤宁宫设为皇后的寝宫,是不符合史实的。这也就是为什么清代的皇后不住坤宁宫的原因。

  • 5、 据说朱元璋处死了两位儿媳妇,当时到底发生了什么?

    太祖朱元璋,他对百姓挺好,这个没话说,但对勋爵官员非常血腥,甚至家里人也非常严厉,侄儿朱文正生活腐化,老朱要杀头,马皇后出面求情,老朱表面糊弄,私下还是给剁了,朱元璋的女婿欧阳伦,觉得日子过得紧巴,想走私点茶叶弄点进项,被发现后直接赐死,这还不算,朱元璋还亲手处死了两位自己的儿媳妇。

    鲁王朱檀墓于1970年在邹城被发掘。

    鲁王朱檀,是朱元璋第十子,刚出生就封为鲁王,15岁赴藩地,也就是今天的兖州,并娶了开国功臣信国公汤和的女儿汤氏,为鲁王正妃,可是朱檀不成气,《明史》记载他“饵金石药,毒发伤目,帝恶之”,意思是他迷恋长生不老药,中仙丹中毒,眼睛还弄瞎了,朱元璋大失所望,非常讨厌他。

    图为朱檀墓中出土的木制俑。

    《明史》里面记载朱檀22岁就死了,怎么死的没说,鲁王妃汤氏也没交待,正史嘛,污点省略很正常,但在《罪惟录》清晰的记载,两夫妻在兖州城外建别墅纵享玩乐,晚上还留在城外过夜,以为远在千里之外的父皇不知道,这可犯了大忌,朱元璋早就规定了外放藩王严禁离开封地的,地方官报告朱元璋后,大怒,下令将朱檀施以髡刑,赐鲁王妃汤氏自尽,没多久朱檀就死了,年仅20岁。

    秦王朱樉画像。

    秦王朱樉,朱元璋次子,马皇后所生,这孩子颇受朱元璋器重,建立大明朝后,封为秦王,封地西安,22岁赴藩地,娶王保保妹妹为正妃,卫国公邓愈女儿邓氏为次妃,问题来了,王保保是什么人,蒙古人,带领元军和朱元璋打仗,溃退时其家室滞留在了河南,朱元璋很器重王保保,想招降他,于是作主将王保保妹妹嫁给朱樉为正妃,朱樉觉得娶了个敌人的姑娘是耻辱,于是冷落她。

    晚年朱元璋画像。

    朱樉赴藩后,只宠爱次妃邓氏,就是卫国公邓愈的女儿,两口子不但把正妃王氏幽禁起来,邓氏想上位正妃,于是经常打骂嘲讽王氏,想从肉体和精神上折磨,让她早点死,此外邓氏权欲熏心,还偷织了皇后服饰穿戴,本来朱樉在西安就累恶不悛,由于藩王他最年长,朱元璋忍了又忍,谁料两夫妻敢僭越,于是将两人赐死,因太子朱标极力求情,朱樉保住了,但次妃邓氏被赐死,此事记载于《御制纪非录》。

  • 6、 皇宫真有宫斗吗?

    谢谢邀请。不负责任的说一声,皇宫里真有宫斗。而且这个宫斗不但包括皇后之间的宫斗,还包括妃子们之间的宫斗,以及太监们之间的宫斗。

    今天我们就举三个例子来分别说。

    1.皇后之间的宫斗:大清圣母皇太后慈禧与另外一个皇太后慈安的宫斗。



    慈禧权倾大清50年,对皇帝都能行废立之事。但在慈安皇太后活着的时候,慈禧是完全夹着尾巴的。这姐妹俩一同行使大清最高权力20余年。外人看上去都是姐妹情深。

    但我们从慈禧后来的所作所为来看,慈禧皇太后是一个绝对心狠手辣的人,他怎么会对慈安如此的恭敬呢?

    原因就是他们的老公也就是咸丰皇帝,在临死之前给慈安皇后留下了一道密旨:如果慈禧骄纵不法,就让慈安按祖宗家法治她。

    正因为这道秘旨的存在,慈禧对慈爱一直非常的尊敬,有一次慈安生病了,慈禧还把自己胳膊上的一块肉割下来熬成了汤,为她治病。慈安非常感动,就烧了这个密旨,从那后慈禧便对慈安不客气了,不但剥夺了他所有的权利,还把他给弄死。

    这就是太后之间的宫斗。

    2.太监之间的宫斗。明朝的刘瑾和张永



    我们都知道在明朝的时候,太监的权利是极大的。除了在内庭里是内相之外,在军权上,他们还有监军的责任。

    明武宗朱厚照时,大太监刘瑾与大太监张永之间便是你死我活的斗争。都是为了争夺皇帝的宠爱,专权天下。

    刘瑾是专横跋扈,不但得罪了天下文人还得罪了军官们。张永就比较聪明了,他先是联合军官平定了怕乱。借着自己有功这个好机会,便和御史杨一清一起给明武宗上了刘瑾几十条罪状的奏折。

    并再三要求皇帝逮捕刘瑾。而在刘瑾入狱的第2天,张永便联合文官们纷纷上述要求,严惩刘瑾。最后刘瑾被迅速判了,凌迟处死。

    张永联合了文臣武将御史言官,一举扳倒了刘瑾,

    这是太监们之间的宫斗。

    3.妃子们之间的宫斗:战国时楚怀王的宠妃郑袖与魏美人的宫斗。



    楚怀王新纳了一个魏美人,郑袖便失宠了。但郑秀想了一个办法:她刻意去结交这位美人,并告诉他楚怀王的喜好。取得了魏美人的信任。

    然后她又干了一件很厉害的事儿:她一方面告诉楚怀王,魏美人嫌弃他有狐臭,另一方面告诉魏美人楚怀王不喜欢她的鼻子,要她没事把鼻子遮掩一下。

    于是就有了每次楚怀王见到魏美人的时候,魏美人都在掩着鼻子的情形。而楚怀王以为是魏美人嫌弃他的狐臭。一怒之下割掉了魏美人的鼻子,还把她给杀了。

    而郑袖又重新获得了楚怀王的独宠。

    这是妃子们之间的宫斗。

    4.所以说后宫之间的宫斗更是杀人不见血的。是没有硝烟的战争。

  • 7、 如果汉族人跟蒙古族女孩结婚是个什么体验?

    我两个农民亲侄女,都嫁给了相邻村镇的汉族农民都有了聪明的孩子,家庭很幸福,而且侄女们的家庭地位很高,大小都听她们的,现在侄女们都快60岁了,孩子们都很孝顺!

  • 8、 都说春节其间走亲戚,什么样的关系才叫亲戚?姨夫家是亲戚吗?

    亲戚,说穿了,以男方为出发点儿,就只有四种:第一种是自个儿父母;第二种是自个儿同父母的兄弟姐妹;这称为亲;第三种是配偶的父母;第四种是配偶的同父母的兄弟姐妹。

    这是要走的亲戚,剩下的亲戚,一率只是有血缘关系,不再走了。

    而普通的来看,以自己为基础,第一代亲戚肯定是舅舅亲了,这个也是不争的事实,舅舅为大,这个大,是要大于叔伯姑姨这些所有亲戚的。不管是童年,还是长大后的记忆里,舅舅都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而叔叔伯伯,虽然生活在一个地方,比如一个社区,一个村子,也经常跟叔伯的孩子一起玩儿,但就是感觉没有舅舅亲。

    但这只是第一代,从第二代开始,肯定是叔叔方亲了。走亲戚的话,跟舅舅家的孩子,十有八九不走动了;而跟叔伯的孩子,肯定是还走动的。

    这,其实就是中国几千年来,姓氏和血脉的力量。

    结论是:第一代舅舅亲;从第二代开始就是叔伯亲了。

  • 9、 金元时期的胡里改人是什么意思?

    答曰:胡里改人,又名“火儿阿”,《高丽史》中称为“兀良哈”。故胡里改江,亦名火儿阿江,即今天牡丹江的古称,它是松花江(古称海西河)的重要支流。

    胡里改人,起初居住于松花江下游的黑龙江依兰县。元末明初,不堪受“野人女真(主要是乌德盖人)”袭扰,洪武年间,胡里改部和斡朵里部相继南迁。胡里改部先迁徙到辉发河流域的奉州一带(今吉林市以南),斡朵里部后迁到图门江下游的会宁(有说公元1372年)。

    《大金国志》卷三十九曰:“(女真人)饮食甚鄙陋,以豆为浆,又嗜半生米饭,渍以生狗血及蒜之属,和而食之。嗜酒,好杀。酿糜为酒,醉则缚之,俟其醒。不尔,杀人。”

    ▲【胡里改】的意思,乃“获胜野蛮的总会(这样)”。历史上,戎狄、匈奴、鲜卑、葛逯骆等游牧部落,动辄打草谷,或集结寇边。那真是“占了便宜,贪得无厌;不讲道义,背后翻脸”,“打得赢了,穷凶极恶;打不胜了,劫掠即走。”即使金辽满清对边患也头疼。

    胡里改地区,隋唐朝时期

    胡里改地区,隋唐时期,靺鞨人大祚荣建立震国,隶属于黑水都督府。后来被唐玄宗册封为渤海郡王。全面照搬隋唐文化及体制,繁荣昌盛,史称“渤海国”。享国200余年,“女真”一名就此名闻遐迩。

    渤海国,被唐末兴起的契丹给彻底毁灭!女真人重回互相攻掠的部落制时代。他们被辽朝契丹人编户统治的,叫熟女真,而落后未开化,不时“打谷草”的叫生女真。(注:金朝太祖完颜阿古打,就是生女真。)

    因生、熟女真部落间“世仇”不断,完颜女真建立大金后,仍长期苦于生女真、外蒙古等的边患。《金史》卷六十七《乌春传》中竟忿言道:“狗彘之人同处,岂能生育?胡里改女真,岂可为亲也?”

    ——《汉书.贾谊传》曰:“反君事仇,行若狗彘。”狗彘指犬与猪,常比喻行为恶劣或品行卑劣的人。用今天的话说,生女真各过各的,浑不把金朝视为母国,甚或“羡慕嫉妒恨”完颜女真!梦想着取而代之。

    鹘里改路,辽朝金国时期

    辽朝时设五国部节度使,为生女真五国部居住之地,也是金国完颜部龙兴之地。鹘里改路辖地甚广,居民还包括黑龙江下游的吉里迷人、乌德盖(又名兀狄哈)等人。。

    金朝初年设万户,史载“国初置万户,海陵(王)例罢万户,乃置节度使。”金熙宗完颜亶(金国笫3任皇帝),天会八年(1130年)七月,将灭北宋俘获的宋徽宗、宋钦宗迁到胡里改路

    海陵王完颜亮(阿骨打庶长孙,金国笫4任皇帝)设节度使。金章宗(金国笫6任皇帝)承安三年(1198年),设节度副使,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喇嘛庙。

    胡里改万户府,元朝时期

    元朝初年,于水达达、女真地区<>设五万户府,隶属开元路。胡里改部,今牡丹江古称,治所在今黑龙江依兰县城北门外旧古城;斡朵怜部,府治在牡丹江右岸依兰县境马大屯附近;桃温部,今汤旺河古称,治所在今黑龙江汤原县香兰乡固木讷古城。

    另有,脱斡怜部,府治在今黑龙江桦川县东北万里通和;和孛苦江部,府治所在众说不一,一般认为在今黑龙江富锦县西南境。这两部于元末灭亡。水达达,或写作水鞑靼。即通古斯、林中百姓(勿吉)及一部分蒙古部落等混合,并“说蒙古语”蒙古化的人。胡里改人是其中代表。

    忽儿海卫,明朝时期

    明太祖朱元璋洪武年间,黑龙江下游奴儿干地区元代故臣纳贡归降。永乐元年(公元1403),朱棣派行人邢枢等往谕,招抚诸部。二年,置奴儿干诸卫。七年,置奴儿干都司,统辖各卫所,辖地黑龙江、阿速江(今乌苏里江)、松花江(古胡里改江)以及脑温江(今嫩江)。

    当是时,胡里改称忽儿海卫,酋长是世袭万户的阿哈出。他主动归附明朝,还嫁一女为朱棣大帝为妃。并积极引荐老姻亲斡朵里部的万户酋长猛哥帖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孟穆特),也,以及招抚海西、野人和北山女真中愿意归附明朝的部族,声望卓著。

    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十一月,明置建州卫,阿哈出任指挥使。阿哈出嫁一女为朱棣妃,朱棣赐其汉名李诚善。阿哈出的两个儿子释加奴(李显忠)、猛哥不花,后来分别掌建州卫和毛怜卫。两人死后,又传位给他们的儿子李满住、撒满哈失里。

    附:建州卫简史

    永乐元年(1403年)在奉州设置建州卫,胡里改部酋长阿哈出为建州卫指挥使。

    永乐十四年(1416年)明朝建州左卫,以斡朵里部酋长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左卫指挥使。

    永乐二十一年(1423年),猛哥帖木儿为避免鞑靼侵扰,率部迁回会宁。宜德八年(1433年)死于助明平叛的战事中。

    永乐二十二年(1424年)阿哈出的孙子李满住接替了指挥使职位。

    永乐末年,蒙古脱脱不花和其它女真部压迫,李满住带领建州女真南迁,尾至苏子河畔烟突山下(新宾县永陵旧城)。

    ・建州三卫

    正统五年(1440年),猛哥帖木儿的弟弟凡察率部离开会宁,迁到李满住居住地苏子河流域。

    正统七年(1442年),董山(猛哥帖木儿之子)与凡察争夺建州左卫指挥使的官职,正中明朝“分而治之”的下怀,顺水推走舟,将建州左卫分出一部分,另外设置建州右卫。

    立董山为建州左卫指挥使,立凡察为建州右卫指挥使,这就是所谓建州三卫。董山趁建州卫指挥使者李满住年老之机,想兼管建州三卫,统一建州女真。

    成化三年(1467年),明朝以“私通”朝鲜背叛朝廷的罪名,将李满住处死。

    胡里改部历史就此终结。

    努尔哈赤后金国,皇太极改名满清

    明宪宗成化三年(1467),明约朝鲜共同出兵,夹击建州卫。九月斩杀李满住及其子,余部逃散,建州女真遭受严重挫折。

    胡里改人『一夫多妻制』,婚姻关系完全不忌辈分,“妻后母,执寡嫂”,交错婚配十分普遍,有的是姊妹或姑姑、侄女都嫁给同一个男人。

    阿哈出娶猛哥贴木儿(努尔哈赤六世祖)之妹为妻,生子李满住。

    猛哥帖木儿是李满住之舅,其子阿古、董山与李满住都是姑表兄弟。

    董山(努尔哈赤五世祖)娶李满住之女为妻,李满住又娶阿古遗孀(表嫂)为妻。

    凡察之姊是李满住的生母,凡察与李满住是舅甥关系。两人同娶李将家女为妻,又是连襟关系。

    凡察侄童所老加茂,又嫁女于李满住之子豆里。

    ……

    努尔哈赤起兵时,女真分裂为四十多部,血腥混乱了几十年。《清太祖实录》载:“各部蜂起,皆称王争长,互相残杀,甚至骨肉相残,强凌弱,众暴寡”。

    1616年努尔哈赤肇建金国(史称后金),定都盛京(今沈阳)。

    1635年皇太极下令废除女真旧称,改族名为“满洲”(以其祖先李满住的名字谐音命名)。

    1636年皇太极宣布放弃汗号改称皇帝,改国号为大清。

    1644年其子福临入主北京,开始了清朝的统治时代。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Related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