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为什么要变成孙悟空的模样?_为什么六耳猕猴变成了孙悟空之后竟然和孙悟空一样厉害?
-
-
1、 小说《西游记》中的六耳猕猴为什么要变成孙悟空的模样?
吴承恩写作的《西游记》,总归是告诉人们,一个人要取得成功必须历经磨难,在设计真假美猴王这章中,吴承恩是要告诉人们,人最难战胜的是自己,是自己的心魔。所以不要怀疑大师的严谨,大师深思熟虑的这章也确实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启示。
-
2、 为什么六耳猕猴变成了孙悟空之后竟然和孙悟空一样厉害?
这六耳猕猴和悟空到底哪个厉害?
六耳猕猴为什么会72变,为什么孙悟空会的本事六耳猕猴都会呢?
《西游记》原著中如来和菩萨的对话: 六耳猕猴,假悟空,无姓名,神通与孙大圣一般无二,变化成孙悟空、观音、照妖镜等皆不能识,传说的四大灵猴之一。后被如来佛祖说破原身,被悟空一棍打死。
如来佛合掌道:“观音尊者,你看那两个行者,谁是真假?”
菩萨道:“前日在弟子荒境,委不能辨。他又至天宫、地府,亦俱难认。特来拜告如来,千万与他辨明辨明。”
如来笑道:“汝等法力广大,只能普阅周天之事,不能遍识周天之物,亦不能广会周天之种类也。”菩萨又请示周天种类。如来才道:“周天之内有五仙:乃天、地、神、人、鬼。有五虫:乃蠃、鳞、毛、羽、昆。这厮非天、非地、非神、非人、非鬼;亦非蠃、非鳞、非毛、非羽、非昆。又有四猴混世,不入十类之种。”
菩萨道:“敢问是那四猴?”
如来道:
“第一是灵明石猴,通变化,识天时,知地利,移星换斗;第二是赤尻马猴,晓阴阳,会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缩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猕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 此四猴者,不入十类之种,不达两间之名。我观‘假悟空’乃六耳猕猴也。此猴若立一处,能知千里外之事;凡人说话,亦能知之;故此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后,万物皆明。与真悟空同象同音者,六耳猕猴也。”
六耳猕猴死因?妨碍取经不是罪不至死吗?
这是一段释迦摩尼和六耳猕猴之间的持续了万世万劫的恩怨故事。 据《释尊八相示现》记载,在过去无量劫前,燃灯佛住世时,有一位善慧仙人,归依于佛。这个善慧仙人就是释迦牟尼的前世,善慧仙人修行之前只是一个普通人。因为他做为一个凡人已经经历了无数劫,所以我们不必非要问他的原来的名字是什么,我们不妨就称他为善慧,或者释尊前世等等。在燃灯佛前修行的有千万之众,有凡人,有六道众生,善慧只是其中之一,我们故事的主角六耳猕猴的前世也在其中,那时候他还没有六耳,他还只是一只普通的猴子,我们不知道他的名字,我们不妨就称他为猴子。
善慧与那猴子原本是朋友,两个一起到燃灯驾前听大智真言。善慧听后决心出家,修菩萨行,悟宇宙之大智慧,立志普度众生,使众生转迷成悟,离苦得乐。燃灯于是为善慧授记说:“你将来在娑婆世界成佛,成佛后号释迦牟尼,度诸众生。”而这猴子呢,他听后却连连称“谬!”称佛的话都是大谬。将要误众生不浅。
佛问猴子为何出此妄言,猴子反问佛说:“世尊,按你所说,六道众生,行善业者将得好的果报,行恶业者将要得恶的果报,在我看来未必如此。强梁夜夜欢歌,一生只知强取豪夺,奢靡享乐,直至寿终。我想他从未担心过有什么恶报,你就算把这些真言说给他听,他也未必信。因为他看到的都是自己行的恶事,得的却是善报。你的佛法对他何用?再比如一家善良之人,一生行的善行,最终却被恶人所害,何谈福报?而且周围的人都看到的是他行的善业却得的恶报,哪里还会相信你的佛法?我看你的佛法对世人无用啊!只会害了善良之人,却难以惩戒恶人。要它何用?”
燃灯如来对猴子说:“因果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你不知恶人今世行恶,必将在来世或若干世之后得到恶报,或者堕入地狱受苦,或者轮回转入畜生道受人奴役和宰割,而恶人今生得到的福报则是前世的善行的果报。今生的善人之所以得到恶报那是前世的恶行所致,而善人的善行一定将在来世得到福报。”
猴子对说:“什么前世后世,我都不知,我只知今世。不仅我不知前世后世,世人都不知前世后世,世人只知此处有物,我伸手取之,此物即到我手中。如果当下没有人来与我抢夺,那么此物就归我所有。哪管还有后世报应?只有大智慧者能够看到前世若干劫之前的事,凡人如何印证自己的因果,如果不能印证,那么只能你说他信,而不信者一生都自行自去,你的佛法对他合用?”
-
3、 大话西游,随唐僧取经的是六耳猕猴?
是六耳,自从真假美猴王以后,不知道你们有没有发现,悟空特别听话,没有羈傲,
而且六耳猕猴有知前后的能力。为什么还要去送死呢!
很明显,就是佛祖故意而为,找一个替代悟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