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你在看什么电视剧或小说,推荐一下好吗?_《红楼梦》里的李纨已婚,为什么还能住进大观园?


- #问答
  • 1、 最近你在看什么电视剧或小说,推荐一下好吗?

    《风雨人生》,《逐梦》。

  • 2、 《红楼梦》里的李纨已婚,为什么还能住进大观园?

    《红楼梦》还有另外四个名字:《石头识》,《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

    《红楼梦》的故事主线不仅仅是宝、黛的爱情悲剧和四大家族的衰亡史,大观园里十二钗的悲剧命运,也是本书最大的看点之一。

    李纨是金陵十二钗之一,她当然会住进大观园

    《红楼梦》里多次用花来比喻女儿,第六十三回,贾宝玉生日开夜宴,大家抽花名签子,薛宝钗抽的是牡丹,林黛玉抽的是芙蓉,而李纨抽的是杏梅花。《红楼梦》本就是关于“千红同哭”“万艳同悲“的故事,大观园既是十二钗的住处,也是百花齐放的地方,大观园又怎么能少了李纨这枝老梅呢。

    曹雪芹笔下的金陵十二钗都经过精塑造,无论是如牡丹般无情也动人的宝钗,还是如杏花般精明的探春,还是如芙蓉般带着清愁的黛玉,都各有特色,各有风彩。而《红楼梦》中开诗社、联句、赏梅等最美好的画面都发生在大观园里,因此,这些关于十二钗的画面又怎么能少了李纨。

    贾母托李纨照顾一众姑娘

    李纨青春寡居,而她性子稳重,王熙凤太忙,难免有照顾不到的地方。由她跟一众姑娘住在一起,就近照顾一群未出嫁的姑娘们正好。

    这么多人一起住在大观园,自然少不了一应的吃穿用度,比如他们办诗社时所需要的一应物品和银子,由李纨这个已婚的妇人来组织、处理就会更方便。姑娘家一般未出嫁时脸皮薄,也不好表现得太尖锐,否则传出去名声不好。而李纨作为已婚寡居的人,在跟园里的婆子、媳妇打交道上则方便很多。另一方面,办诗社所需的银子要从王熙凤那儿出,由李纨这个嫂子出面来说,则更方便。

    也是贾母对李纨的一种照顾

    从《红楼梦》里我们可以看得出,王夫人对李纨和贾兰都并不是太热心,几人间几乎没有任何交集。而贾珠不到二十岁就死了,李纨不到二十就守了寡,而书中说她:“虽青春丧偶,居家处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

    可以说,如果不是贾母有心的照顾,李纨母子在贾府就是绝对的透明人。李纨在贾府的生活,可以说是非常无聊的。贾母是仁慈的人,李纨跟众姑娘住在大观园,既方便她照顾这一帮小姑娘,李纨的日常生活,也多了些乐趣。

  • 3、 古人穿的衣服都拖到地上了,难道不怕弄脏吗?是为了时尚吗?

    古人穿的衣服为啥要拖那么长?不仅为了好看,也因为迫不得已,而且他们也不怕脏。

    在今天,除了一些特殊的重要场合,很少看到身穿拖地长裙的人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穿着都力求简单大方,尤其为了行动方便,许多女子还喜欢穿上裤子,而将裙子束之高阁。

    然而这样简单大方的穿着,似乎才流行不过近百年。而无论我们在观看古装剧,还是翻看相关历史作画,都会发现在古代,无论男女的穿着,都是很繁复的。

    就在离我们最近的清朝,慈禧太后的照片中还能看到她繁重的装扮,一件长袍盖住脚踝直接着地。而再往前看,类似五代隋唐的那些画作中,常见那些女子拖着长长的裙摆在地,或作舞,或行礼,或赏花,或静默,就连遛狗,都衣袂飘飘,感觉下一秒就要表演《天女散花》了。

    如此,很多朋友就好奇了,古代不像现在,出门有轿车,落地就是光洁的瓷砖、大理石地面。在古代,绝大部分人家屋里都是泥土地板呢,穿上这拖地的长裙,她们就不怕弄脏了吗?还有那些要做家务的、地里劳作的女人们,穿得那么繁复,行动怎么方便?他们为何要穿这么限制行动的服装呢?

    今天我们就好好说说这些问题。

    首先可以肯定,那些穿着拖地长裙的古人,很多时候是迫不得已的。

    古人穿衣,不像我们一样自由。无论任何朝代,都有一套关于穿衣的制度,大到阶层、职业、穿着场合,小到服装款式、颜色甚至尺寸,都有严格的规定。一个人身处什么阶层,为官的品级,都有固定的穿衣要求。而在这个阶层中,所处的场合又决定他能穿什么样的服装。如宋代笔记小说《东京梦华录》中有载:

    “其士、农、工、商,诸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香铺里香人,即顶帽披背。质库管事,即着皂衫角带不顶帽之类,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

    在宋朝,只要看一个人的衣着,就能知道他是什么身份,什么职业。

    又譬如唐代的皇后,有祎衣、鞠衣、钿钗礼衣等几种。遇到册封、朝会大典这些隆重的场合,就穿祎衣;如果是皇后亲蚕祭祀,那就穿鞠衣;类似宴会这样的场合,就穿钿钗礼衣。每一种服装颜色上、款式上、配饰上都有细致的规定,绝对不能穿错。

    初唐皇后祎衣推定图

    而皇后以下的嫔妃,其服装是根据品级做相应规定的,绝不能与皇后相同。

    但如果在平常,唐朝宫里的嫔妃也能穿其他时装,譬如我们常在画作中见到的襦裙服,就是风行一时的时装,据说唐贵妃就最喜欢穿黄色的襦裙服。而襦裙服显然要比祎衣、鞠衣这样的服饰轻松简单许多。

    所以,古人穿衣是看场合的。如果不是迫不得已,任何人都喜欢轻松方便的穿着,就像今天一样,我们看到那些穿着拖地长裙的,要么是明星出席重要活动,要么是素人结婚典礼,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拍艺术照,这绝对不是开玩笑,像慈禧晚年就很喜欢穿华服拍照,所以古人穿着华服画像也是很正常的。

    其次,古代能穿拖地长裙的,接触的地方都很干净

    受技术限制,古代的纺织物无论从数量还是品种,都异常有限。在这种情况下,一方面物以稀为贵,穷一点的人家根本穿不起,另一方面,统治阶级为了强调身份地位,限制普通人群穿着,所以很多富商,有钱买也不敢买,譬如汉代重农抑商,下令商人不准穿锦绣等织物,明朝的朱元璋更绝,直接下令:

    “农衣绸、纱、绢、布,商贾上衣绢、布。农家有一人为商贾者,亦不得衣绸、纱”

    得嘞,商人还不如农民呢,不过可笑的是农民也穿不起绸和纱啊,好不容易家里有个挣钱的能买了,又连带不让穿了,这摆明就是不让你穿嘛。

    所以说白了,古人能穿上拖地长裙的,都是达官贵人及家眷,而且我们前面说过,古人穿衣讲究场合,一旦穿上拖地长裙,意味着要出席一些重要场合,这些场合都设于豪宅府邸,家家铺上地砖,女眷们从家里坐着马车轿子,一路脚不沾地到达后,落地就是被下人们洒扫干净的砖地,哪有我们想象的脏?

    唐代遗址地砖

    而在家时,这些女子也追求舒适方便,譬如唐朝天宝年间的贵族女子就很喜欢穿胡服,这胡服是啥样的呢?翻领、对襟、窄袖,衣服只到达膝盖,腰间再系上革带,下身是裤子。这种装扮日常穿着很方便行动,如今我们还能看到相关的的画作和陶俑。

    而真正需要劳作的穷人女子,是不可能有拖地长裙穿的,她们接触的场合非常有限,更多时候都是在家、在田地。这些女子穿什么呢?穿褐衣。

    褐是用粗麻布和兽毛混纺的布料,质地非常粗糙,看着厚但又不保暖。所以古代关于“褐”的词语,大多指农民、贫民。而一旦中了进士做了官,就叫做“释褐”,意思可以脱去这层褐衣穿上官服了。

    褐衣一般长度不过膝,而为了劳作方便,人们下身多半穿的是裤子。在《清明上河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到凡是在劳动的人们大多穿着上衣裤子,而长袍着身的人则悠闲自在,旁边必定还跟着下人。

    南宋《耕织图》

    而在南宋的《耕织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不仅是田里的农夫都穿着对襟短衣和裤子,就连农妇也是穿着短褐,裤管挽得高高的在劳作。

    当然,在历代的《耕织图》中,许多农妇是穿着裙装的,但我们可以看到她们裙装的款式异常简洁利落,颜色比较单一素净,长度也刚及脚踝,这样也并不会妨碍劳作。

    再次,穿着拖地长裙的女子,就算弄脏了也不需要担心

    这些人多达官贵族,平日在家十指不沾阳春水,唾口痰都有婢女用盂接着,又怎么需要考虑做家务、下地劳作这种事?而一旦出门,随身有婢女帮忙留心各项细节,包括地面卫生情况,遇到不干净的赶紧提起裙摆。古代的地砖是不同现在干净,有点污迹是在所难免了,可是回到家里自有下人清理,哪里需要太太小姐们担心?

    唐朝穿胡服的女子

    总体来说,古代穿拖地长裙的人,一来因为身份需要,二来不用担心清洁问题。而需要担心各种问题的人,根本没资格没能力穿这样的服装。不像今天许多精致女孩咬牙买下了套晚礼服,才发现挂在橱柜吃灰几年都没找到场合穿。当然,这也说明我们所处的时代,越来越自由,在穿着上,是可以随心所欲。

  • 4、 朱元璋为什么要立朱允炆为皇太孙?

    皇太子作为储君、皇位继承人,是司空见惯的事,是常态。但皇太孙却不经常出现,是个比较稀奇的事,一旦出现皇太孙,必定有故事。

    皇太孙,储君的一种,跟皇太子一样,都是皇位继承人的封号,跟皇太弟、皇太叔等类似。通常的情况是太子的嫡长子,在太子去世后,改封其为太孙。但也有太子健在时被封皇太孙的情况,比如唐高宗李治的太孙李重润、明成祖朱棣封朱瞻基为皇太孙等。

    朱元璋把朱允炆立为皇太孙,也是有故事的。

    朱元璋是一个至情至性之人,不循规蹈矩,不按套路出牌。但他做了皇帝后,却制定了《明皇祖训》,非常详细、具体地制定了他能够想到的所有事务的行为准则,希望他的江山和子孙能够严格地按照制订的规则,千秋万代、一承不变地延续下去。

    朱元璋出身贫寒,能够吃饱一餐就不容易了,从小没有那么多的穷讲究。

    从朱元璋与马皇后与太子朱标之间,发生的一些生活细节可以看出端倪。

    史料记载,马皇后病逝后,朱元璋悲痛异常,几乎一病不起,整日以泪洗面。他拉着太子朱标的胳膊,怕打着朱标的后背说:“标儿,你娘走了,我可怎么办啊?”

    朱元璋给马皇后举办了隆重的葬礼,其规格甚至超过了以后他自己的葬礼。之后,朱元璋发誓再也不立皇后,以李淑妃主持后宫。

    马皇后本是富贵人家的大小姐,因为父亲被杀,被郭子兴收养为义女。

    唐末时期妇女就开始缠足,明朝时缠足是很普遍的事,但马大姐却不缠足,因此人称马大脚。

    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深得其赏识,就把马大脚许配了朱元璋。但由于郭子兴心胸狭窄,对朱元璋产生了怀疑,把他软禁起来。马大姐为了能让朱元璋吃到热饼,几次把滚烫的烧饼揣在怀里偷偷地送给朱元璋,把她自己的胸口都烫伤了。

    这份情谊,让朱元璋做了皇帝后,最喜欢的美食还是烧饼。

    马皇后去世后,太子朱标担心失去了依靠,就把马皇后背着他逃难的情形,绘制成图像,藏在怀里,以备不测。

    由于朱元璋一生嗜杀,杀戮过重,太子朱标就劝谏。朱元璋大怒,拿起椅子就追打他。

    朱标有意把这个图像掉在地上,太祖看了后,感念马皇后而怒气得以消除。

    洪武七年(1374年),孙贵妃去世,朱元璋让太子朱标服丧,但朱标以不合礼法而不干。气得朱元璋拿着剑,满大殿上追着要杀他。在众人劝和下,才得以平息。

    皇帝金口玉言,他真要想杀朱标,不就一句话吗?还需要追上他才能杀他吗?

    朱元璋既是帝王,也是舔犊情深的父亲,打打闹闹,更像是一对普通的父子。

    就是这样一位率性而为的帝王,却制定了严格的《皇明祖训》,把所有一切都规范化、标准化、制度化。

    《皇明祖训》,初名《祖训录》,是明太祖朱元璋亲自主持编纂的明朝典籍。洪武二年(1369年)开始编纂,洪武六年成书,洪武九年又加修订,洪武二十八年(1395年)重定,更名为《皇明祖训》。

    朱元璋制定此典籍的目的就是为了巩固皇权,对后世子孙进行训诫。其严格规定了几乎所有的行为准则,看上去很完美,其实意义并不大,更像是一出闹剧。这就好比说单位里面的规章制度,挂在墙上,人人看得见,而真正有几个人遵守呢?

    关于皇位继承,《皇明祖训》是这么说得:

    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前式。

    这里的意思是皇帝没有皇子,就兄终弟及,而没有说可以收养个儿子继承皇位。没说就等于不能,因为明确了兄终弟及。

    对于朱元璋来说,如果太子没有儿子,那么他另一个嫡出的皇子就可以继位。这很好理解,也很容易接受。但对于太子来说,可就大为不同了。

    养子也是儿子,但亲兄弟也仅仅是兄弟。养子与兄弟,那个更有指望呢?不言而喻。

    朱元璋这一点就不合实际,兄终弟及只能是特殊情况,不能作为一个在养子之上的普通原则。

    普通人家没有儿子还把兄弟的儿子过继过来做养子,何况是帝王之家。

    再看一下封爵:

    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次嫡子并庶子年十岁皆封郡王,授以镀金银册、银印。女皆封郡主,赐诰命。

    朱元璋明确了皇太子嫡长子为皇太孙,这就是他管得太多了。

    立了皇太子,就确定了皇位继承人,是储君,将来继承皇位。太子继位以后,再立太子作为储君。这是太子的事,作为朱元璋不可以越俎代庖。老百姓的话说,就是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多。

    朱元璋是性情中人,从他对马皇后的情感及与太子朱标的一些行为,就看出一二。

    但在皇位继承等涉及江山稳固上面,朱元璋却希望通过死板教条的规章制度,来约束子孙与群臣,让他们循规蹈矩,完全按照套路行事,不得逾越。

    从有关史料来看,朱元璋认为太子朱标性格偏弱,他很喜欢四子燕王朱棣。但他不想破了自己所立的规矩,朱标死后,朱元璋毫不犹豫的立朱标嫡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

    其实,朱元璋坚定地明确了一个规则,就是绝对的嫡长子继承制。

    《皇明祖训》上,没有明确地说明太子去世太早,由皇太孙继承皇位这一规则。但从朱元璋驾崩后的遗诏,就看出皇太孙的继承权。

    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恰恰说明了朱元璋矛盾的心理。他自己不喜欢按照套路出牌,他更明白许多事是无法按照套路的。但他也清楚,没有套路就会出现混乱,特别是皇位的继承,很容易因为争夺皇位引起相互残杀,造成内耗为外人所乘。

    如果明确了继承顺序,也就打消了其他人的非分之想。

    但这事,朱元璋想得太天真,很难想象朱元璋会有这么幼稚的想法。

    本就是刀尖上舔血的营生,拼得是实力,任何规则最终靠实力说话。如果都按照套路出牌,哪里还有改朝换代一说。

    因此,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唯一的目的就是希望子孙后代,遵循他制订的继承制度,以确保江山万代永不改变。

    其实,朱元璋跟秦始皇一样,想得越多越麻烦。秦二世而亡,明朝不到一代结束,就破了这个规矩。

    虽说是“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但在豹眼看来,有些事未必如此。想得太多,顾虑太远,反而是个麻烦。朱元璋立朱允炆为皇太孙,就是最好的佐证。

Related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