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版西游记是否过于黑暗?_整天宣扬西游阴谋论的人,心里是不是都很阴暗?


- #问答
  • 1、 原版西游记是否过于黑暗?

    对于这个问题可以说是智者见智,仁者见仁罢了。

    • 首先先说它的黑暗一面,这就要从西游记的作者吴承恩说起了。吴承恩何许人也,他为明朝人,自幼博览群书,尤其喜爱神话故事。但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官途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写《西游记》。

      由于他官场上的失意,外加生活上的窘迫,使得他加深了对封建科举制度以及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从而促使他运用写志怪小说的方式来表达自己内心的不满,对黑暗社会的愤懑之情。这也使得《西游记》出现了黑暗的一面。他也曾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这也说明他用写怪志小说的形式,来映射人间的黑暗,有很多东西他在当时是不敢直接写的,他只能写在小说里面了。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下电视剧《吴承恩与西游记》,这部剧里详细介绍了吴承恩是在什么情况下写出西游记来的。
    • 再说说《西游记》积极的一面。例如吴承恩塑造的孙悟空的形象,虽然他叛逆篡改生死簿,但孙悟空忠诚、嫉恶如仇,在民间文化中代表着机智与勇敢。孙悟空在民间神话里,一直被中国人奉为神明。

  • 2、 整天宣扬西游阴谋论的人,心里是不是都很阴暗?

    苏东坡和佛印有个很著名的故事。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像一尊佛。接着佛印也问苏东坡同样的问题,苏东坡说我看你像一泡屎。苏小妹知道了之后告诉哥哥,你输了,因为佛印心中有佛,所以他看什么都像佛;而你心中有屎,所以看什么都像屎。

    西游阴谋论始于吴某云,后来人不过拾人牙慧而已。其实宣扬阴谋论的人或许心里都是阴谋,但更多的还是哗众取宠,想赚点流量而已。孔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这些人没办法从正当角度挣钱,只能靠自己这些爱好求生了。

    当然,如果看过书的人,或者说看懂书的人,根本不会相信这些人说的。只有那些没看过书,或者连电视剧都没看过的人才会相信。这些人才是可怜的,被阴谋论洗了脑。从小处来说,不利于学习文学名著;从大处来说,或许会影响其日常工作、生活和学习的态度。

    现在营销号写的阴谋论太多了,有时候看到了驳斥几句,往往都是石沉大海。因为作者知道自己的理论站不住脚,他们更多地还是和那些似信非信的人互动。相信阴谋论的不用理他,自然会追捧作者;似信非信那批人才是带来流量的主力。

    有人说阴谋论也是解读西游记的一种方式,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西游记。这句话似乎没有问题,但也得符合原著啊。就像锅碗瓢盆都可以装饭菜,如果用一个痰盂给你盛饭,你还会吃得很香吗?

Related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