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好男不争祖上财,好女不争嫁时衣”这句话?_农村老话“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
-
1、 如何理解“好男不争祖上财,好女不争嫁时衣”这句话?
感谢邀请:
好男不争祖上财,就是说好男儿志在四方,奋发图强,努力工作艰苦创业,用勤劳的双手来创造真正属于自已的一切。而不是一些个宵小之徒,游手好闲无所事事,眼光只停顿在老人的东西上,不思孝敬老人,却因针头线脑争得面红耳赤,头破血流大打出手,甚至还闹上法庭。哼!恬不知耻之徒。
好女不争嫁时衣,就是父母拉扯子女都不容易。为女儿找个合适的也操碎了心,唯恐女儿吃苦受虐待,婚期将近,最辛苦的还是父母,操办嫁妆,陪送,恐怕哪儿不体面而伤了儿女的自尊,女儿过门后让别人看不起。一丝一毫费心竭力。所以,体谅父母心情的女儿,按父母的意思办,差不了,临出门子尊重父母,这就是对父母的恳定。这就是好女不争嫁时衣。
再次谢谢您的信任,再见!
5月1日作
-
2、 农村老话“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是什么意思?你怎么看?
农村的人们在劳动生活中总结出了很多经验,都是发人深省、启迪人生的。农村有句俗语“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
一、好男不吃分家饭 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农村人是自由生育子女的,平均一对夫妻一辈子能生5—7个子女。
因为子女多,家家生活不富裕。孩子们长大了,父母要给儿子花钱娶媳妇。大部分父母都是娶进一房媳妇,就分一次家产,然后让小两口出去另过。
因为过去的父母攒下来的家底儿不多,分给子女的财产也是随行就市。
我爷爷是中医,奶奶是裁缝。我奶奶生了9子女,其中夭折了3个,我父亲排行老大,身下有四个弟弟。
因为爷爷奶奶都是挣现钱的,所以他们的生活在过去过得相当不错了。
我父亲上个世纪40年代出生的,最小的叔叔是60年代出生的。
爷爷奶奶都是满族人,思想十分传统,所有儿子结婚后,都生活在一起。但是到了老叔结婚后,老婶思想比较前卫,不喜欢过这样的日子。
于是爷爷奶奶就给儿子们分家了,结果分家时候,几个叔叔婶婶就不顾手足之情,都想多分得家产。
三叔最不肯吃亏,最后他分到了他想要的田地;四叔也分到了他想要的房产;五叔也分到了他想要的家具……
只有我父亲什么也没争,父亲说:“好男不吃分家饭,我以后凭自己本事挣。”
后来,我父亲考上了教师的岗位,母亲凭着自己的勤劳双手,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
过去有骨气的儿孙,从来不争老人的财产,讲究勤俭持家,抱着吃亏是福的心态,正所谓“碗边儿饭吃不饱人”。
二、好女不穿嫁时衣 就像《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娘家有钱,配送的绫罗绸缎、华衣美服、金银首饰等等不胜枚举。
过去的农村人,虽然没有王熙凤娘家那么有钱,但是在女儿出嫁时,还是会陪送一些嫁妆。
我的爷爷在过去曾经开了油坊、粉坊和饲养场,所以我姑妈结婚时,爷配送的嫁妆非常丰厚。
因为自己家庭条件好,嫁妆又那么多,所以姑妈在婆家比较有地位,更不会勤俭持家。因为她大手大脚过日子,影响丈夫也好逸恶劳。
结果姑妈几年就把娘家的“陪嫁”花光了,夫妻俩的日子越过越难,所以我们那里的老人常常耻笑她说:“好女不穿嫁时衣”。
意思就是说,会过日子的女人,不会靠着娘家人给钱过日子,而是靠自己勤劳双手去致富。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是一句十分有寓意的话。
农村老人告诉我们,一个有志气的男人,不会靠父母生活,不会盯着父母的财产。尤其是现在的年轻人,不能做“啃老族”,不去“拼爹”,而是自立自强,努力奋斗创业,让父母过上好日子才可以。
有骨气的女儿,不会一味地依赖父母,不会希望着父母给自己更多嫁妆去生活。女人是一个家庭的风向标,要做一个治家有方的好女人。
有书君语: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给有书君点个赞哦~关注有书君,私信回复句子,有书君送你一句特别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