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明朝撑到沙俄南侵,会是怎么样的情景?_假如明朝撑到1840年,会败给英国吗?


- #问答
  • 1、 假如明朝撑到沙俄南侵,会是怎么样的情景?

    说明朝撑到沙俄南侵,历史上明朝确实撑到了,但是崇祯时期,明军只在关内和辽东,够都够不着黑龙江的俄罗斯人,就更不会有摩擦了。所以题主如果一定要YY的话,倒不如说如果明朝解决了农民起义,并且成功的把大清挡在了关外(剿灭打败是都不可能了,充其量就是挡住),沙俄的扩张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首先声明一点,黑龙江流域从来就没被大明直接统治过,所设立的努尔干都司也只不过是大明的羁弥统治卫所,尤其是自从明宣宗战略收缩之后,这地方和明朝就没啥关系了。到时大清在和明朝打完松锦大战后,满洲兵力受损严重,建州海西东海女真数量不足,皇太极为此将征兵对象伸入了野人女真的部落,尤其是实力庞大的索伦族,为了保证强大的兵源,大清加强了对黑龙江的控制,所以就算是发生冲突,也是俄罗斯和大清直接的冲突。

    事实上,如果1644年清军还没入关,那么东北地区的开发力度将会提前变大,而俄罗斯人的到来,怕是大清一次提前的武器升级的机会。

    早在松锦大战的时候,清军的火炮火力就已经超越了明军,尤其是清军拿下松山城,靠都就是40门火炮齐轰。后来1643年的宁远大捷吴三桂之所以胜利,靠的是宁远城高,使得城防火炮射程比清军远,才让清军只能使用人海战术。

    1644年清军没有入关,而是继续和大明对峙下去,清政府应该会提前重视沙俄的扩张,如果这场冲突在1649年爆发,那么清军将会提前接触俄罗斯的要塞炮-火力更大更强的大炮,这样一来,清军对明军的优势就更大了。再赶上福临也是有志之君,对大明的攻伐力度怕是要进一步加大,最后可能会硬生生的从大明手里抢走华北。而此时明军又要对付继李自成之后的又一波农民起义军……

  • 2、 假如明朝撑到1840年,会败给英国吗?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荒凉的沙漠,无授权禁转!

    英国人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发动了鸦片战争,其结果大家都知道的,就是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中英《南京条约》,对英国割地又赔款,从此中国进入任人宰割的境地,西方列强纷纷来捞好处。于是谁都可以来打一下,捞一把。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清朝灭亡都没有改变。但是,在清朝以前,大明朝也和英军也签订了一份中英广州条约,内容却是英国人道歉赔款。

    (葡萄牙引领了大航海时代)

    大航海时代其实是西班牙人和葡萄牙人先开始玩的,英国人加入这场游戏的时候,已经落后了不少。尤其是对东方的贸易。但是英国人不肯屈服于现实,他们决定另辟蹊径,自己去东方打开新的局面,准备借助长期垄断对中国贸易的葡萄牙人来打入中国市场。其实那时候的西方人对中国了解不多,甚至用了近百年才弄明白其实广东和北京是同一个国家,同一个政府在管辖。他们根本没料到中国居然如此之大。葡萄牙人在1514年也是就明朝正德九年抵达中国,所以对中国了解最多。

    (大明水师其实多次和西洋人交战,互有胜负,而不是清朝时候的一边倒,送人头)

    可是17世纪初,葡萄牙人在东方的商业贸易霸权其实已经开始衰落了。这是因为他们的商船在东方经常遭遇荷兰舰队海盗般的劫掠,所以葡萄牙人也想联合英国人的海军用来打击荷兰人的嚣张跋扈。于是在1635年的时候,英国的东印度公司和葡萄牙的果阿总督达成了一项协议,那就是同意英国商人自由的出入澳门来从事贸易。这一年的12月12日那天,英国国王查理一世颁布了一道命令,任命威德尔为指挥官,率领6艘舰船前往中国。

    (如今的澳门依旧保留了不少的葡萄牙气息)

    威德尔的舰队于1636年4月14日从英国出发,11月7日就到达了果阿,可以看出英国的航海技术在当时是极为先进的。在和葡萄牙的果阿总督交涉后,立即准备前往中国的澳门。1637年的1月17日,英国舰队离开了果阿,先后在伯特卡尔,柯钦和亚齐建立了英国商馆。6月27日,英国舰队终于到达了澳门,并在澳门南部的十字门外停泊。英国船的突然到来使得葡萄牙人感到有点为难。因为这个时候的澳门与果阿、已经葡萄牙本土的贸易航线已被荷兰舰队切断了,基本没法正常通航,澳门的葡萄牙人只能维持住去日本长崎和菲律宾马尼拉的贸易航线,而且同长崎的贸易也因为日本颁布了锁国令而被迫停止,这样葡萄牙在远东就只剩下马尼拉一个贸易点了,即便如此,单靠澳门到马尼拉的贸易额每年仍可达到100万两白银。这种时候,如果任由英国人去开辟中国的市场,那就会打破葡萄牙对中国的贸易垄断,葡萄牙仅存的最后一点利益也将丧失。因此,澳门的葡萄牙人解决执行果阿总督的命令,也就是不允许英国人分享葡萄牙在澳门的贸易特权。

    (当英国准备武力打开中国市场的时候,来的就不再是武装商船而是正规军舰了)

    于是葡萄牙人开始借刀杀人,先是在中国大明朝的官员面前极力的诋毁英国人,说他们其实就是荷兰人假扮的,企图前来捣乱,应该马上赶走这些人。大明朝刚刚被荷兰人占了台湾自然对荷兰人没好感,就先入为主的认为英国人不是好东西。葡萄牙人又从澳门派出巡逻艇在英国舰船附近巡弋,阻止英国人进行贸易活动。威德尔觉得既然在澳门没法进行贸易,那我也不能白来中国呀,于是7月底启程前往广州。8月8日,英国舰船就到达了虎门,虎门炮台的大明守军鸣炮示警。威德尔则蓄意挑起事端,下令扯下圣佐治贸易旗,升起英国的军旗,摆出一副开战的架势。并即指挥舰炮轰击虎门炮台。中国守军没料到英国人会突然袭击,被打的措手不及。于是英国人攻上炮台后,傲慢的扯下中国旗帜,挂上英王的旗帜,并拆下炮台上的35门大炮,作为战利品搬到船上。广州官员这才派人交涉,威德尔觉得,没必要和中国撕破脸,于是归还了大炮,同时派出两名商人随同翻译前往广州。他们携带了22000枚西班牙银币,(也就是常说的鹰洋,那时候流行这个),以及2箱的日本银币,作为购货款,准备在广东采购货物。但是英国舰队却继续深入广州内河。中国官员一看,你这什么意思,来买东西还炮舰逼上门呀?荷兰人都得给郑芝龙交保护费才能在东亚通航,你这可不行,广东水师于是派出3艘战船冲向英国舰队,发射炮弹和火箭,迫使英国人离开。

    (发现了葡萄牙在中国有个地落脚点澳门的好处,英国人强迫清政府割让香港)

    但威德尔对侵犯内河这种事情还是觉得毫不在意,觉得中国人也不过如此,反而更加肆无忌惮。居然在几天后重返虎门,并且纵火烧毁了3艘中国帆船,并且登陆一个乡镇,抢夺中国老百姓的30头猪。过了几天看中国没反应又攻占并炸毁虎门炮台,再次焚毁了大型帆船1艘。这下彻底得罪中国人了,生意是没法做了。只好将船队驶行澳门,请求葡萄牙人出面调解。中国官员面对这种莫名其妙的袭击又莫名其妙的和解要求一头雾水,于是要求英国人赔偿白银2800两。并且让英军指挥官写下保证书和道歉信,对发生在虎门的事负责,并保证做完生意马上离开中国。那么就对其不予追究。威德尔立刻写下道歉信和保证书,反正只要完成贸易,这点事情不算什么。终于在12月29日,威德尔船队完成了中英之间的首次贸易,离开了澳门,启程返回英国。但是,几年以后,清兵入关,大明灭亡。大明王朝拼掉最后一点力量,在民族英雄郑成功的指挥下收复了台湾。终大明一朝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结果到了清朝,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了。真是国人的悲哀。请支持本团队制作的《战争特典》《铁血文库》系列实体图文书!独立专业有种有料!

  • 3、 疆域辽阔的大明帝国,你最看好哪位皇帝?

    明朝十六皇,我最看好的是明仁宗朱高炽。因为他拨乱反正,救大明王朝出火坑。

    为什么说他拨乱反正?这还跟他在位所颁布的政策有关。

    政治上,为了使官僚机器有效率,朱高炽选用贤臣,削汰冗官,任命杨荣、杨士奇、杨溥三人(史称“三杨”)辅政。改科举,重才能和品德,在官员出身方面规定了“南六,北四”的份额。

    经济上,为了缓和他父亲耗费巨大的种种计划所引起的黎民百姓的财政困境,他取消皇帝征用木材和金银等商品的做法,代之以一种公平购买的制度。他还免除受灾人的田赋,并为他们免费提供救济物品。于逃民(农民无力付税和应付各种征用引起的——这是朱棣统治晚期的一个严重问题)方面,朱高炽免除重返故里的流民所欠的税,另外还免除登记地两年同样的税和劳役。

    总之,朱高炽纠正永乐时期的严酷和不得人心的经济计划,缓和社会矛盾,巩固了大明王朝,使大明得以延续,所以我最看好他。

  • 4、 给你一个机会穿越到李自成攻破北京的前夜你会如何拯救大明帝国?

    谢邀。

    首先,穿越应该是穿越到崇祯吧……穿王太监可没任何用处。

    其次,穿越到李自成城破前夕,那是绞索已经套上脖子,就差脚底下一下了啊。北部已经糜烂,李自成百万大军临门,城中太监和官兵都等着投降。要拯救大明帝国,难度太大了,太大了,非常之大……

    不过,真假设不顾我的抗议,把我给穿越过去了,好歹也要做垂死挣扎吧。为了百分之一的希望,拿出百分之百的努力。

    首先,赶紧选派忠诚可靠之人,把太子送出城去。如果一时找不到机会送,就先躲藏起来,等待城破的机会逃走。只要太子能到南京,至少可以避免南京群龙无首,皇室倾轧的现象。

    其次,选派官员,赶紧出城去找李自成谈判。首先亮出条件,愿意封李自成为秦王,割据北部。甚至许诺不迁都,即让皇帝成为他威胁下的人质。但要求他抵抗满清。这样,以缓兵之计,为南部班子的建设留出余地。

    其三,如果李自成连这个也不同意,那么直接派人告诉他,宽限三天(最少一天),皇帝将直接到他的营中,任凭他处置。但前提是李自成不得诛杀北京的民众和富商。对李自成来说,这个条件应该是很有诱惑力了。同时皇帝不是以投降的态势过去。

    其四,到了当天,大摇大摆进入李自成营中,问李自成到底想要什么。提醒他自己也是大明的臣民,鞑虏入侵,导致朝廷加兵加税才是民众苦难的根本。发挥穿越者的口才和见识忽悠李自成。

    上策:李自成答应接受王号,一起抵抗满清,那么明朝至少能苟延残喘一段时间,未来复兴也不是没有希望。

    中策:李自成不肯屈居于明之下,但同意二人天下,并立为帝。明朝退到江淮以南,崇祯可以作为太上皇人质留在李自成手中。虽然堪比靖康之耻,至少还能学南宋偏安。

    下策:李自成非要灭明,则告知其不要对士大夫逼迫过度,不要残害百姓,不要动陈圆圆。之后自缢。宁亡于流寇,不亡于满清。

    然后我看到了啥?数量不限的三件东西?

    那就不必这么麻烦了!

    首先是银两,给我来堆满皇宫的银两,几万万两。守城的明军先每人发一百两银子,然后宣布天下免税三年!

    还有粮食。多多的粮食,山一样海一样的粮食。让大明朝不再有财政问题。

    另外准备一些现代武器,比如手榴弹什么的,皇帝走到城头,放出榴弹。足够让贼寇知难而退了。

  • 5、 不考虑别的,单从表面级别来看,明朝郡主和国公谁的品级高?

    郡主是亲王、国公的女儿,算二品

Related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