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匠皇帝朱由校真的是一个昏君吗?_你们知道明代不上朝,爱当木匠的皇帝是谁吗?


- #问答
  • 1、 木匠皇帝朱由校真的是一个昏君吗?

    公元1620年,朱由校继承皇位,年号天启,庙号明熹宗。他到底是昏君,还是明君?看看他在位期间的所作所为,就可以得出结论。

    一、政治方面。(1)朱由校异常尊崇奶妈客氏。她趁机主宰后宫事务,迫害那些怀孕的皇妃。

    (2)朱由校整天研究木工和建筑方面的事情,荒废朝政,把国家大事都交给太监魏忠贤来处理。

    魏忠贤趁机勾结客氏,把持朝政,残害忠良,大肆贪污受贿和搜刮民财。

    二、人事方面。朱由校纵容魏忠贤结党营、私独揽大权。以魏忠贤为首的阉党和以东林党为代表的文官集团斗争激烈。

    魏忠贤凭借皇帝朱由校的信任,在斗争中占据上风。杨涟、左光斗、熊廷弼等忠臣先后惨遭杀害。孙承宗、袁崇焕等有才干的大臣陆续被革职。依附魏忠贤的奸邪小人纷纷得到重用。

    三、军事方面。由于熊廷弼,袁忠焕等贤明的大臣遭遇排挤或杀害,而依附魏忠贤的阉党得势;导致大明辽东战局持续恶化。

    大明精锐白杆兵、戚家军全军覆没。大明在关外的大片疆土陆续沦陷。

    四、在感情方面。朱由校对同父异母的弟弟信王朱由检非常爱护。

    魏忠贤非常讨厌朱由检,多次在皇帝朱由校面前诋毁朱由检。在很多事情方面,朱由校对魏忠贤言听计从;但是在涉及朱由检的事情,朱由校非常坚定地维护弟弟,不理会关于朱由检的流言蜚语。在朱由校临终前下诏把皇位传给亲兄弟朱由检。

    五,会读书写字是作为一个大明皇帝的基本职业技能。可是,朱由校却根本不识字。

    朱由校重感情爱护亲兄弟,在木工和建筑方面非常有天分。但是,作为一个皇帝来说,他把时间和精力都放在专研个人爱好上,荒废朝政,重用奸邪魏忠贤等人祸害国家和人民。所以,朱由校是一个不务正业的昏君。

  • 2、 你们知道明代不上朝,爱当木匠的皇帝是谁吗?

    明代的木匠皇帝是明熹宗朱由校,大明的倒数第二位皇帝,年号天启,在位七年,著名的大太监魏忠贤就是他培养出来的,他也是落水后重病而死。那么他为什么养成了爱做木匠活的爱好了呢?

    主要原因还是在他爷爷身上,他爷爷就是大名鼎鼎的万历帝,大明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然而大明的没落也是在他在位期间。万历帝一直宠爱郑贵妃,爱屋及乌就更加喜欢他的三子朱常洵,而宫女生的长子朱常洛就非常不受待见。还是在大臣多次的逼宫下,迫不得已立了朱常洛为太子,但是位子很不稳,朱常洛每天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

    这种情况下,太子的位子随时都有风险就顾不上管自己的儿子了,朱由校也就这样成长起来,没有严厉的管教,自然就是按自己的爱好疯长,也在太监的伴随下,学会了木匠,不爱朝政读书,从而喜欢木匠活。

    如果只是一个王爷也没啥,本来大明中后期的王爷就是一个高级囚犯,可是他很不幸地当了皇帝。并且很快就当了皇帝,朱常洛在万历帝死后,仅仅做了一个月皇帝,就匆匆驾崩了,这其中可能有明末三案中的红丸案的原因,然而现实是,朱由校还没有经过系统的训练就被赶鸭子上架当上了皇帝。其中还经历了移宫案。当上皇帝后,这个半文盲皇帝什么都不喜欢,就喜欢做木匠活,因此他的乳母客氏飞扬跋扈,而魏忠贤顺着客氏的权势一步步做到了九千九百岁。而大明天下也在这个木匠皇帝和大太监魏忠贤的摧残下,大明已经奄奄一息,多亏他只在位了七年,如果时间长了,可能大明会更早的灭亡。

    不过这个木匠皇帝还是幸运的,不管他在位期间内忧外患多么严重,魏忠贤怎么打击异己,自然灾害多么摧残着大明,大明还顽强的活着,最后把亡国之君甩锅给了他的弟弟。

  • 3、 明朝著名的“木匠皇帝”,是哪个,朱由检、朱由校、朱由榔?

    天启帝朱由校,神宗的孙子,光宗的嫡长子。

    由于万历宠爱郑贵妃,想立朱常洵为帝,导致国本之争。太子光宗朱常洛不受待见,耽误了天启帝的学业!

    据说天启帝是文盲,不识字!

  • 4、 如何评价木匠皇帝朱由校?

    提起木匠,大家大概会联想到有着粗粝手掌的手艺人,他们身上粘着干活时飘起的木屑,朴实的脸庞上是恬淡自在的神情。而在中国历史上,就有这么一位皇帝,他被戏称为是“木匠皇帝”。但和靠这门手艺自力更生养活自己与家人的劳动人民不同,他精于技艺,面临的更多的是混乱。那么这位皇帝究竟是谁呢?且随笔者一探究竟。

    他便是明朝第十五位皇帝,明熹宗朱由校。朱由校为什么会对木工活感兴趣呢?这与魏忠贤的影响是分不开干系的。他不但经常给朱由校讲朝堂外的见闻,还自掏腰包买一些市面上奇巧的玩具,让幼时的朱由校大开眼界,从而让朱由校对木匠活和机械制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朱由校也是个很聪明的人。由他打造出的床相比前代的笨重更显精致轻巧。而且他亲自设计打造的物件,完成之后会让太监拿到宫外的市场上去卖,当听说卖了个好价钱以后会非常高兴。他还酷爱建筑,在紫禁城的大殿重修的过程中,他也热心的亲临现场进行指导,提出的意见相当专业,在这些领域里可见他是很有天份的。

    那么朱由校是不是沉迷于木工活便不理朝政了呢?关于这件事是有争议的,一种说法是:魏忠贤每次都趁朱由校干活的时候禀奏政事,朱由校一心沉浸在活计里,常常以“你依照典章制度办事就好。”搪塞过去,可以说是不大理政事;而还有种说法是:《酌中志》中记载,朱由校“一边经管鄙事,一边倾耳注听”,并没有因为专注兴趣就荒废了紧要的国事政务,是很认真地在听。至于具体什么样子,我们现在大概难以窥见,但在朱由校执政时期,东林党争依然激烈,而朱由校也十分纵容其乳母客氏和她的相好魏忠贤,他们两人同流合污,打击异党,迫害忠良,发展自己的势力,和东林党派也一直明争暗斗。而朱由校似乎对此并没有察觉到。

    在朱由校执政时期,辽东后金也一直是个很大的威胁,天启六年(1626)正月,努尔哈赤率领后金军进攻宁远,好在袁崇焕临危不惧,召集诸将议战守,决定采取坚壁清野之策,组织全城军民共同守城。不久用红衣大炮击败了努尔哈赤,史称“宁远大捷”。天启六年(1626)夏天,京师发大水,江北、山东出现旱灾和蝗灾。同年秋天,江北又发大水,河南出现蝗灾。大江南北,民不聊生;朝廷内外,危机四伏。天灾人祸交杂,朝堂岌岌可危。

    朱由校的一生看上去有些荒诞,又有些昙花一现的味道。天启七年(1627)八月,朱由校在客氏、魏忠贤等人的陪同下到西苑游船戏耍,却不料一阵风袭来,船翻人掉,朱由校虽然被人救起,却落下病根,后因连续服用名为“灵露饮”的药得了肿胀病,最终一命呜呼。临死前传位给其弟朱由检,尚叮嘱重用魏忠贤。

    朱由校作为一位皇帝,也许称不上文治武功,但要是把他看作一个普通人,他身上其实也有许多闪光点,比如他在木工和建筑都颇有研究,他造出来的东西都精妙绝伦,若是放在现在,也许也可被叫做一代大师。即使作为一位皇帝看待,他重用魏忠贤,尽管人们多议论其昏庸,但不得不说,魏忠贤确实与东林党形成了制衡,有利于制约东林党的势力;他还提拔重用登莱抚臣袁可立等将领来抵御后金的侵略,尽管朱由校自己比较优柔寡断,东林党也一直对朝政指手画脚,但在对外战争方面还算比较强硬。由此看来,朱由校虽然以“木匠皇帝”闻名,但也并非就是昏朽荒唐的人。我们看待历史人物,一定要多方面,褒贬得当。

  • 5、 中国著名的木匠皇帝是谁?

    中国封建时代有两位木匠皇帝,一位是元朝的元顺帝,造船是他的强项之一。

    另一位著名的木匠皇帝是明代的明熹宗朱由校,后者比前者更有名!

  • 6、 修仙养神的、爱做木匠的,明朝为何多是“不务正业”的皇帝?

    从反面说,明朝的皇帝之所以有人修仙养神,做木匠还仍保证大权在握,说明明朝很特别。明朝的体制是明太祖朱元璋创立的。他是非常专制的皇帝,为了明朝长远打算,他对体制建设尤其下大力气,为了体制建设,他不惜大杀特杀。他废除了丞相职务,设立了内阁制度,还设立了东厂负责监督臣民,加强中央集权。一系列措施使得皇帝不需要用心具体事务,明朝的运行就算皇帝不管不问也能正常。所以,皇帝也闲着,就会有人发挥爱好和专长,于是不务正业的皇帝就多了。

Related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