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穿越到明朝万历那个时代当皇帝,你是想做明君,还是昏君?当明君,昏君会干什么?_如果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换成一位昏君,李自成占领北京城,昏君逃到南京,结果又该如何?


- #问答
  • 1、 你穿越到明朝万历那个时代当皇帝,你是想做明君,还是昏君?当明君,昏君会干什么?

    如果能穿越,人嘛,肯定想做明君了,首先把一条鞭法推行彻底,鼓励小农经济,这个时候,资本主义已经萌芽了,专门成立一个部门来管理扶持,对外军事上,应立即从蒙古方转移到女真,开发火器,同时市舶司方面,应开放一些港口,对于先进文化以及产品,要学会接纳,再造大明盛世,

  • 2、 如果明朝最后一位皇帝换成一位昏君,李自成占领北京城,昏君逃到南京,结果又该如何?

    明朝灭亡是天谴,连年的天灾造成大面积饥荒。流民得不到妥善安置就变成了袭卷四方的盗匪,就连后金人也是逼的走头无路才倾巢而出。南方的都城和百万士兵也只时间问题,崇祯执政16年大一统的大明江山都无迹象改善。官僚阶层不干活天天忙着骂人,一个勤于政务的皇帝都无法力挽狂澜更别说换个差的了。南明政权有很多机会中兴,但都毁于内斗。

  • 3、 为什么明朝昏君辈出,而且都不学无术?

    明朝也不是个个都是昏君啦,朱元璋,朱棣都还是不错的。只不过朱棣有夺权的污点,显的不那么正统。不过,明朝确实奇葩皇帝,有特殊爱好,昏君比较多,至于比较多的原因,个人总结了一下几个因素:

    1、从朱元璋开始就建立了完善的内阁制。

    这给皇帝懒惰提供了基础,皇帝不上朝,只要内阁在,国家机器就可以照常运转。

    2、宦官是近臣,参与朝政

    宦官是皇帝的贴身,还能参与朝政。一些宦官为了获取更大的权利,就巴结,讨好皇帝,满足皇帝的特殊爱好,这样子皇帝就一直生活在太监提供的温柔乡里。何乐而不为呢。

    3、明朝信奉道教

    道家讲求无为而治,讲究脱俗,讲究道法自然。这是皇帝懒政的思想基础

    4、上行下效

    前辈皇帝开了个头,后面的皇帝发现国家还在运转啊,后面的皇帝就学前面的皇帝。


    这个问题很大,大家一起讨论

  • 4、 明末皇帝天启皇帝朱由校和崇祯皇帝朱由检,兄弟两人谁最昏庸?

    朱由校和朱由检两兄弟,用昏形容朱由校,用庸形容朱由检更贴切。

    天启皇帝朱由校喜欢木匠活,凡是他见过的东西,他都能依样做出来。他雕刻的花鸟虫鱼,人物走兽都栩栩如生,论木工手艺可以称得上状元,说他昏聩不明,似乎屈说他了。可是看看他是怎么当皇帝的,把“昏”字给他绝对合适。

    皇帝的职责是管理国家,朱由校不去管理,任国家乱掉,一天到晚只知道玩,只知道嗨,开心就行,不知道自己是干啥的,也不知到自己该干啥,典型的脑袋不清醒,说他昏不冤枉。

    朱由校能当皇帝,东林党人有拥立之功。泰昌皇帝驾崩,东林党人方从哲、周嘉谟、杨涟等人闯入宫中,将光宗宠妃李选侍藏匿的皇长子朱由校拉出来,立为皇帝。朱由校应该知道报恩才对,可是他没做到。

    朱由校爱玩,爱干木匠活,不问政事,而且玩得高兴时,木匠活做得投入时,最烦有人打扰。魏忠贤摸透了朱由校的脾气,专在这时请示工作,朱由校不耐烦,让魏忠贤自己做主,时间长了,大权就落在魏忠贤之手。魏忠贤专权大肆残害东林党人,朱由校不闻不问,任由魏忠贤胡作非为。

    朱由校可是非常清楚自己的身份,知道自己是皇帝,必须履行皇帝的职责,皇帝当不好,对不起列祖列宗。只是他能力有限,面对大明危局他没有解决办法,最后丢了江山。所谓庸就是无能,朱由检非常符合庸的特点。

    阉党乱政之祸是朱由校引起的,可谓祸起朱由校,李自成张献忠的农民起义,清兵入关都不是崇祯引起的,朱由检只是没解决了。说白了,朱由校就是个败家子,朱由检只是没把家管好。

    互关互动,互利共赢!

  • 5、 为何明朝皇帝多昏君、暴君?

    当功绩被轻描淡写,而过失被无限放大后,便失去了客观性

    也就是很多人认为明朝皇帝多昏君、暴君,但实际上呢?

    的确明朝皇帝历来为人诟病,大多是因为他们“昏庸无道”,反观清朝皇帝大多勤政节俭,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

    仿佛在传递一个消息——我大清灭大明可是顺应天意的哦!

    实际上,明朝这些皇帝并不昏庸,也不算残暴,只是舆论的发酵导致

    不如,我们来做个对比,看看这些“昏君”“暴君”到底是如何


    朱元璋的杀戮VS文字狱的屠杀(谁是暴君?)

    很多人对老朱有偏见,认为他杀戮无数,毫无人性。但是我们忽略了一个问题,他杀的都是什么人?

    的确,在他执政的几十年中,功臣名将一扫而空,空印案、胡惟庸案、蓝玉案三大案的确牵扯了很多无辜的人受连累。可是,这些人确有一个共同点——官员

    老朱是贫苦百姓出身,他最受不了的就是贪官污吏,因为当年就是在贪官污吏的作弄下,自己才失去了至亲,甚至连埋葬他们的钱都没有。如此看来,朱元璋眼里容不得一点沙子,是绝对可以理解的

    而他杀戮功臣,更是为了大明天下永远在自己家族的手中,相较于其他朝代的确有些过头,但也无可厚非。毕竟一将功成万骨枯,何况是皇帝呢?

    老朱的杀戮,仅限于特权阶级和士大夫阶层,平民百姓几乎没有波及

    反观清朝文字狱,我实在不想多说,明白人都应该知道那一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吧!因为风吹乱了读书人的书页,所以诗兴大发,吟诵两句附庸风雅,原本就没有任何问题,可是结果呢?

    乾隆朝文字狱盛行,因此人头落地者无数,且大多无辜,如此看来谁残暴呢?

    朱厚照兄弟的昏庸VS道光、同治的勤政(谁是昏君?)

    明武宗朱厚照,是清朝皇子的反面教材,因为他无恶不作,昏庸无道

    明世宗朱厚熜,是清朝皇帝的反面教材,因为他懒惰无为,从不上朝

    可是,这哥俩不仅拥有极高的智商,一个勇武善战,一个深谙权谋

    朱厚照曾在关外大败鞑靼首领小王子,致使在关外一度嚣张的小王子十年不敢进犯,而且朱厚照是本人亲自冲入阵中杀敌斩将的!

    虽然他娱乐群臣、宠信奸佞,但他知晓是非,从来不为难大臣、也很讲道理

    朱厚熜则更是厉害,作为历史上智商排名前三的皇帝,纵使几十年不上朝,不仅把控朝臣,而且对国库税收心知肚明,不上朝不代表不干活,不做声不代表不知道,这就是嘉靖皇帝——聪明绝顶

    以上两个是比较典型的例子,他们纵使有很多毛病,也并非努力干活的皇帝,但他们拥有良好的大局观和格局

    来看看大清朝的勤政皇帝吧!道光是真的懒得说,此人一生节俭,的确也要求朝廷上下一同学习,只是最后演变成了“演戏”,市场上补丁衣服要比新衣服贵,大臣想晋升靠的不是能力而是装穷水平,真是可笑至极

    同治更别说了,因为慈禧的欺负,导致无法施展“才华”所以就去逛窑子了?然后还怕碰见大臣不敢去高档场所,结果染上花柳病而死,也真的是没谁了......

    如此看来,明朝兄弟应该不能算昏庸,就算是昏庸,也比不上清朝的这俩

    讲道理,明朝皇帝的确在历朝历代中属于比较特别的

    有恋母情节严重就喜欢老女人的(朱见深)

    有沉迷修无法自拔的(朱厚熜)

    有只喜欢美色和刺激的(朱厚照)

    还有一生挚爱木匠活的(朱由校)

    看似奇葩,但实际上,这些个皇帝都有自己独到的一套,无论是文盲朱由校、还是天才朱厚熜,亦或是勇武善战的朱厚照

    所以,明朝皇帝们不但不昏庸,也不残暴,他们只是比较有个性

    面对皇帝这一费力不讨好的工作,他们只想活出自己的人生而已

    否则大明王朝也不会延续276年,这还不算南明呢!


    如果喜欢我的内容,不妨点个赞或者关注一下吧

Related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