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预警黑科技:2011年研发,已成功预警52次,你是如何看待的?_华为和小米手机各有什么自己研发的拿的出手的黑科技?
-
-
1、 地震预警黑科技:2011年研发,已成功预警52次,你是如何看待的?
6月17日,四川省宜宾市长宁县发生6级地震。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截至今天9时整,共记录到2.0级及以上余震68次。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地震不少四川城市都提前收到了预警信息。
成都提前61秒左右收到预警,共有110个社区实现“大喇叭”倒计时,为大家及时疏散提供了宝贵的机会,事后预警系统的倒计时视频在网络刷屏。
有网友描述:地震发生前半分钟,成都市整个南三环内都可以听到震耳欲聋的倒计时预警,30、29、28、……5、4、3、2、1、0,然后就开始摇起来!
众多网友纷纷晒出视频,吹爆这套地震预警系统↓↓↓
这套系统有多厉害?
四川多市提前收到地震预警电视、广播、手机APP多端即时推送
除了响彻成都全市的避险提示、倒计时和警报声,很多四川网友反映:自己家的电视上也提前出现了地震即将来临的倒计时预警。
四川乐山、德阳、自贡网友的电视上都弹出预警提示。
@四川公安、@四川科技等近50个政务媒体微博均发布地震预警提示。
众多网友在“地震预警”APP上收到推送提醒:
成都网友手机地震预警
宜宾网友手机地震预警
“地震预警”APP竟然这么厉害?很多全国各地的网友都第一时间下载试用,结论是吹爆了↓↓↓
目前,“地震预警”APP已冲上苹果免费榜第二↓↓↓
据悉,此次地震中,该套系统为距震中51千米的宜宾市提前10秒预警;为距震中80千米的泸州市,提前18秒预警;为距震中111千米的自贡市,提前27秒预警;为距震中124千米的毕节地市,提前31秒预警。
已有理论研究表明,预警时间为3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14%;如果为10秒,人员伤亡比减少39%;如果预警时间为20秒,可使人员伤亡比减少63%。
网友们纷纷怒赞,地震来临时,多一秒都是生命!
预警技术全球第三已出口到尼泊尔
地震预警吹爆全网后,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和跑赢了地震的专家王暾也获得了网友们的关注。
荔枝新闻了解到,2008年汶川地震后,从海外归国的年轻科学家王暾创办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其团队2011年研发出ICL系统,将地震监测仪器监测到的地震波转为电波,并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抢在地震波到达之前对危险区域发出警报。
荔枝新闻第一时间联系到王暾团队。其介绍道:“地震预警”是指在震中正发生地震但还没有对其周边目标区域造成破坏前,利用电波比地震波快的原理,给目标区域提供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目前,我国已成为继日本、墨西哥之后第三个具有地震预警能力的国家,预警技术处于全球领先水平。
王暾博士提供给荔枝新闻的照片
王暾博士向荔枝新闻透露,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与地震部门合作建设的大陆地震预警网覆盖面积达220万平方公里,覆盖我国地震区人口90%,已成功预警芦山7级地震、鲁甸6.5级地震、九寨沟7级地震等52次破坏性地震。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2019年2月制图
2011年,以王暾为代表的中国地震专家已经在《国际地震动态》上发表《建立地震预警、地震报警和烈度速报综合系统的思考》论文。论文中列出地震预警系统的效能。
据成都高新微博报道,2016年4月,“ICL地震预警系统”正式在尼泊尔启用,这是中国地震预警产品首次出口到“一带一路”国家。
此次备受关注的“地震预警”APP预警技术主要来源于王暾博士团队于2016年申请的专利《基于推送技术的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方法》。
成都高新减灾研究所目前已获得9项地震预警系统相关国家专利:
(1)CN108347288A,一种灾害预警广播的故障检测方法及检测系统
(2)CN106530627A,基于地震预警接受及检测综合装置的地震预警系统及方法
(3)CN107786589A,基于推送技术的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及方法
(4)CN103149584A,一种面向地震预警的新型通信方法
(5)CN102622856A,一种基于电视机顶盒的地震预警信息发布方法
(6)CN102736101A,一种分布式地震预警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7)CN102628955A,一种地震预警震级获取方法
(8)CN103514710B,Earthquakewarninginformationbroadcastmethodbasedontelevisionsettopbox
(9)CN202404715U,救援抢救现场用余震预警装置
王暾博士呼吁,尽快开通四川全省和全国电视、手机地震预警,全面解决四川和全国地震预警应用“最后一公里”,只需要当地政府部门依法授权,即可为本行政区域内的老百姓提供免费的电视和手机的地震预警服务。另外,地震预警信息源还需要接入所有地震区中小学、危化企业,为地震脆弱对象打通地震预警应用“最后一公里”,减少人员伤亡,减少次生灾害。
-
2、 华为和小米手机各有什么自己研发的拿的出手的黑科技?
黑科技俺只服小米,奥氏体陶瓷后盖高通820和最新的双GPS,最近的p2p是年轻人的第一次破产
-
3、 如何评价NVIDIA研发的“无限分辨率”黑科技?
每当游戏厂商需要情(pian)怀(qian)时,推出经典游戏的高清重置版是个不错的手段,不怕老玩家不买账。对游戏玩家来说,过往的经典游戏承载了很多回忆,当时当年的游戏分辨率低、画质差也是个问题。NVIDIA今天获得了一项新专利技术,这个名为“无限分辨率”(infiniteresolution)的技术可以让随意改变游戏分辨率,真要应用开来,不需要厂商高清重置,我们也可以自己用8K分辨率玩暗黑2之类的游戏了。
玩游戏的都知道游戏分辨率这个概念,大多数游戏都使用了标准分辨率来创建纹理,比如1280x720、1920x1080、2560x1440、3840x2160等等,玩家选择哪种分辨率,游戏中就会载入对应分辨率的纹理数据,这些纹理数据就构成了游戏中各种模型,从角色到建筑再到武器等等。
Digitaltrends报道称,美国专利局昨天审批通过了NVIDIA在2016年提交的一项专利技术,这个名为“无限分辨率”(infiniteresolution)的专利介绍了一种新的改变纹理渲染的技术,该技术与传统静态纹理不同,使用NVIDIA技术构建的游戏只包含了一组纹理信息,而不是实际纹理本身,运行游戏中可以根据开发者设定的要求实时渲染。
这样一来,游戏本身的纹理分辨率就不重要了,可以实时渲染,所以这些游戏可以自动适应未来。原文提到如果用这样的技术来制造暗黑破坏神2这样的游戏,意味着在8K显示器上玩游戏也能跟老式的800x600CRT显示器一样精细。
NVIDIA的这项专利其实并不新鲜,利用的也是矢量图形这种技术,设计师、美工们对矢量图形最熟悉了,意味着怎么缩放或者放大都不会损失细节,NVIDIA的专利只是把这个技术用于PC游戏纹理。
目前还不清楚这项技术会用于什么游戏中,或者是只对特定游戏有用,不过这个概念还是有意义的。
PS:看了原文的报道,其实这个技术早在卡马克的idtech5引擎中好像就有应用了,在《Rage》这个游戏中就应用了动态分辨率的概念,也是实时改变游戏的纹理,不过《Rage》游戏并不成功,动态纹理技术也没有普及开来,因为美工需要设计的纹理数据实际上并没有减少,Rage游戏的容量我记得依然高达60GB。
当然了,NVIDIA的技术跟Rage的也不会一样,后者不成功不代表这类技术都不成功,这个技术听上去还是很诱人的。不说别的,如果能自适应经典游戏,1080p、2K甚至4K分辨率玩玩暗黑2还是挺有欲望的。
想了解更多有关科技、数码、游戏、硬件等专业问答知识,欢迎右上角点击关注我们【超能网】。
-
4、 小米汽车正研发“黑科技”,你希望雷军“干翻”特斯拉吗?
能干翻是好事,希望中国人造的车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