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峥电影《我不是药神》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_你认为《我不是药神》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 #问答
  • 1、 徐峥电影《我不是药神》给我们带来哪些思考?

    “我卖了这么多年的假药,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这种病你没法治。”



    这是卖假药的大骗子张长林投靠程勇时看见他为了白血病人奔波所说的话。

    电影的故事背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西方先进医药专利一旦进市场,就是雄霸长达二十年,这意味着在这二十年期间,代理医药公司可以漫天要价、垄断输出,这也就同时意味着,很多穷人都是买不起新药的,看着有效药的诞生却只能干巴巴等死。

    而正是印度这个国家,它为了振兴医药行业进行大规模违法仿制,导致印度在短时间内迅速成为了世界最大的“穷人药店”。

    但是专利毕竟是专利,版权毕竟还是受法律的强力保护的,并不能因为“情法不容”而随意更改法律,然后就出现了《我不是药神》片中情法互不相容的几幕感人画面。

    谁家能不遇上个病人,你就能保证你一辈子不生病吗?”



    这是警察逼问手持便宜假药的病众,药贩子在哪,结果一个老奶奶英勇挺身出来为药贩子代言的画面。这固然不能理解成“斯德哥尔摩综合征”那么严重,但就这几句触及法律和情理边界的话,也很容易听出几分道德绑架的意味。但我觉得这个层面我们可以通过在网上看到一句评论来理解:

    有病无药是天灾,有药买不起那就是人祸。”



    医药创新的原动力固然是为了代理公司提供的天文红利,但是同时,从人道的角度出发,制药,不还是为了救人吗?更何况,在西方专利法的加持下,又出现了那么那么多“旧药新包装”、“换汤不换药”的这种明摆着圈钱的缺德行为,包裹着“我受法律保护”的精致外衣的正版药在患者眼里又会高级到哪里去呢?

    创新必然要保护,但是如果能在捍卫其合法权益的同时,多添加几分人情和理性的因素,结合市场为主要动因,抑制它滥用法律武器,那不是更好吗?

    你还有哪些观点想要分享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参与讨论哦~看完了记得点个赞、转个发、加个小小滴关注哦,狗蛋儿爱你们~

    注:本人(狗蛋儿的私人影院)作为本文文字的原创作者,将本文独家授权于旗下悟空问答,严禁任何人及任何团体任何形式的转载及摘抄行为,一经发现,默认愿意承担千字千元赔款,其余法律后果自负,谢谢合作。

  • 2、 你认为《我不是药神》在中国电影史上占据着一个什么样的地位?

    徐峥监制并主演的《我不是药神》像是今年国内电影圈里的一匹黑马,刷新了中国电影历史上的几个第一。

    首先,它还没正式上映时,光凭几个城市的点映就获得了一致认同的高口碑,是中国电影史有史以来少有的一次。

    其次,距离2002年电影《无间道》获得豆瓣9.1高评分后,16年来第一次有一部电影能突破豆瓣9字头的评分,获得9.0高分好评,它就是《我不是药神》。

    最后,它还是国内第一部反应医药类现实主义题材的电影,在中国电影历史中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重要地位。曾经何时,友人热烈推荐印度现实题材电影给我,阿米尔汗之前主演的两部精彩影片《我的个神啊》、《摔跤吧爸爸》我都看过。每当看完,友人都会忍不住加上一句,你看看人家拍的电影,我们中国就没有这样好看的电影。而我每次听完,只能无奈地叹息。

    可是如今,《我不是药神》勇敢地迈出了这一步,让我看到了国内现实题材电影的前景。现实题材影片不好把握,拍摄的结构、手法以及目的导向等会影响整部影片的质量。《我不是药神》相当智慧,它的用意似乎就是在真诚地说一个现实故事,避开了现实矛盾的尖锐。

    同时,又在故事中给我们明白地展示了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穷病。影片结尾告诉大家药物“格列宁”已被列入医保,没人再吃仿制药,弱化了现实的矛盾尖锐,也给予了大家一个美好的展望!

  • 3、 怎样看待电影《动物世界》和《我不是药神》,看过后对国产电影有何看法?

    今天刚看完《动物世界》,到现在心情还有一些小激动,因此我有话想说。

    《动物世界》绝对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完成度极高的好片,132分钟的电影,一口气看下来,头脑一直处于紧张状态,完全感觉不到时间的流逝,可以说全程无尿点。片尾曲响起了,还有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结尾埋下的伏笔,让人对下一部充满期待。包括有人诟病显得突兀的特效,在我看来也是处理得恰到好处。可为什么这样一部看过的人都叫好的电影,却没有达到预期的票房呢?我觉得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遭遇《药神》不厚道的打压。

    《我不是药神》我还没有看,但从人们的口碑和票房来看,它应该也是一部好片。因为没看,所以我不好评价《药神》的质量,但它的电影团队的营销手段真的是不太厚道,甚至可以说是耍流氓。我之所以到今天才去看《动物世界》,是因为电影刚上映时孩子还没放假,学习很紧张,我想等孩子放假了再慢慢去看也不迟。谁料《药神》一开始点映,影院的排片就比《动物世界》要多出许多。这哪里是点映,分明是抢映。这还不算完,《药神》点映几天后,看到势头好,居然直接提前三天上映。这下可好,我附近的影院彻底没了《动物世界》的排片。今天看到一个小影院又排了两个场次,就赶忙买票去看了。我这里是五线的小城市,影院通常就放三四部电影,要么是新上映的片子,要么是热卖的片子,像《动物世界》这样不新又没《药神》热的,在我们这样的小城镇就彻底没了市场。我想全国大部分的小城市应该都是这样的状况,这就导致一部分想看《动物世界的》人没办法看,这无疑对《动物世界》的票房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本来《动物世界》上映前几天的势头还是很猛的,要不是《药神》这种不道德的做法,《动物世界》至少还有一周的好票房。而作为《药神》,酒香不怕巷子深,何必这么急吼吼地去抢别人的蛋糕呢?这样一家独大真的对中国电影市场好吗?同是电影人,相煎何太急!作为一个爱看电影的普通观众,我对这种行为表示不齿。

    二、普通大众对小鲜肉的偏见。

    严格来说,李易峰已经不是小鲜肉了。但是作为当前娱乐圈四大流量之一,一部分人对他的偏见已经根深蒂固。尽管作为一个流量明星,李易峰可以为了电影八个月扎在剧组里不露面,但讨厌他的人并不会为此买账,他们会无理由地抗拒他的电影。所以他们也看不到李易峰明显的进步,固有的思维会让他们错失一部好电影。尽管流量明星们都拥有大量的粉丝,但粉丝毕竟撑不起整个电影的票房。所以说流量明星要想成功转型,得到全体大众的认可,道路还很长。

    三、片名是硬伤。

    可以说,除了电影人和粉丝,没人能单从“动物世界”这四个字上,明白电影所要表达的意思。普通观众到电影院看别的影片的时候,看到《动物世界》的片名和海报,会感觉莫名其妙。这是个纪录片?还是给孩子们看的动画片?除非电影成了爆款,否则没有人会去关心它,更别说掏钱买票去看了。所以说,《动物世界》这个片名是这部电影的最大败笔。试想如果起一个跟赌局有关的名字,让走过路过的观众一眼明白这是一个赌片,势必会吸引一部分爱看此类题材的观众买票。

    四、人们的从众心理成就了《药神》,埋没了《动物世界》。

    在我这样的四五线小城市里,真正爱看电影的人并不多。平时进电影院的,不外乎一些谈恋爱的小年轻,和带着孩子一起看电影的年轻父母。但近几年,到影院看电影不知不觉成为一种时尚,哪怕是我们这样的小城镇也不例外。当然平时看不看电影都无所谓的,但当一个电影成为了现象级的电影,人们就会纷纷进到影院去时尚一把。去看电影不是主要的,主要是为了发发朋友圈,告诉大家,我也是一个有品位的人的,这就够了。因此作为现象级的《药神》,就像去看《捉妖记》和《战狼二》一样,大家是要去看的。这一部分一年只看一两次电影的观众,贡献了票房的大头,这也是为什么现象级电影动不动破10亿20亿的原因所在,他们对《药神》的票房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而对于非现象级的《动物世界》,他们是懒得理的。其实如果《动物世界》不被打压,在7亿左右是正常的,而《药神》不被人为地抬高,在10亿左右是正常的。所以《药神》的票房再高,也不能表示它的质量就能与票房成正比。《动物世界》的票房再不理想,也不能表示它就不是一部好电影。

    综上所述,一部电影的票房确实能反映电影的某些方面,但左右票房的因素太多,所以票房不是电影的全部。对于《动物世界》,我只能说:时也运也,可惜了。希望韩延不要灰心丧气,期待他能拍第二部《动物世界》,不过到时一定要改片名了。

  • 4、 你还看过哪些如《我不是药神》这样戳心窝子的电影?

    我没有看过,谢谢!

  • 5、 电影《我不是药神》有哪些让你印象深刻?

    《我不是药神》是2018年度的高分国产电影,导演文牧野牢牢把握住了观众的笑点、泪点和痛点。电影中的经典台词也是让人记忆犹新,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还是这三句:

    1、一位白血病患者在哀求警察不要继续追查走私印度仿制药的人的时候说的一句话“我病了3年,吃了3年,为了买药,房子没了,家人也拖垮了,谁家还没个病人,你能保证一辈子不生病吗?我不想死,我想活着。”朴素简单的台词却让人感到心痛,这也许就是我们对中国社会现实发出的最强音吧!

    2、黄毛为躲避警察的追铺出车祸去世时,“徐峥”在医院走廊说的一句话“他才二十岁,他就是想活命,他有什么罪!”对于黄毛来说活着的每一天都是赚了,他不渴求生命,却珍惜!

    3、“这世界上只有一种病,就是穷病。”一句话道尽了中国人病不能医的辛酸和痛苦!


Related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