督怎么读?_古代的督都是一个什么官职?


- #问答
  • 1、 督怎么读?

    督读音:dū

    督释义:

    1、察看;监管:监督。督办。督导。督察。督促。督师。督率(shuài)(亦作“督帅”)。督战。督学。

    2、责罚:督过(督察责备)。督责。

    3、古代将官名:都督。督邮。督护。总督。提督。督抚。

    扩展资料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都督[dūdu]

    古代官名。魏晋以后大都督是全国最高军事统帅,都督是地方军政长官。明代置五军都督府为最高军事机关。清初废。辛亥革命时各省曾设都督,是省的最高军政官职。

    2、督阵[dūzhèn]

    在阵地上督战。

    3、总督[zǒngdū]

    明清两代地方官名。明代为防边或平乱而临时派到地方的军事官员,清代正式定为地方最高职位,掌握一省或二三省的军政大权,如两广总督。

    4、督促[dūcù]

    监督催促。

    5、督战[dūzhàn]

    监督作战。

  • 2、 古代的督都是一个什么官职?

    都督是中国古代军事长官的一种,兴于三国,其后发展成为地方军事长官,明以后成为中央军事长官。民国初年各省也设有都督,兼管民政。

    都督是中国古代的军事首长的官名。最初是作为监督军队之官,后汉光武帝建武初年,因为征伐四方,乃于出征时暂时设置督军御史以监督诸军,事成回师后则罢官。汉末三国时形成的军事职称﹐魏晋时发展成为中央或地方军事领导长官。

    扩展资料:

    都督一名在汉末三国时期开始大量出现,其中有的是偏裨将校。有的则是一军元帅或一个军区的主将。前者被称为帐下都督或部曲督,后者被称为持节都督,影响最大的是后一种。

    持节都督来源于汉代的督军御史﹐职责是监督州郡镇压“盗贼”﹐如东汉顺帝时,御史中丞冯绲持节督扬,徐二州兵镇压九江“盗贼”,就是一例。其后﹐又以中郎将督军﹐更增加了军事统帅的因素。

    汉末董卓之乱后,州郡拥兵割据称雄。朝廷为了笼络他们,有以将军兼督数州或都督某州的称号。献帝建安二年(197)以袁绍为大将军,赐弓矢节钺兼督冀、青、幽、并四州,是最早见于史籍的持节都督。大约同时,魏武帝曹操以程昱为中郎将,领济阴太守,都督兖州事。这种都督就成为统治地方的军政长官了。

Related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