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这句话蕴含的道理过时了吗?


- #问答
  • 1、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这句话蕴含的道理过时了吗?

    “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意思是说:有志气的人自己奋斗,靠自己的双手打拼出一片天地,不依赖父母分给自己的家产。不做“啃老族”。

    出生在60到70年代的人,每一家都是兄弟姐妹几人,那时经济条件又差,父母能把自己养大,并供自己上学,就已经是尽了全力了,到了结婚成家的年龄,根本谈不上什么嫁妆和彩礼,都是简简单单的把婚礼办了,然后两个人白手起家,靠自己的能力一点一点建立起自己的小家庭,。这一代人特别能吃苦耐劳,特别有责任心,对父母,对孩子,对家庭无私付出,无怨无悔。在这代人身上,真正体现出了“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的内涵,生活都是靠两个人努力奋斗出来的。

    到了八十九十年代赶上了国家提倡计划生育,由于家里孩子少,经济条件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加上独生子女的父母正好是六十七十年代出生的那一批能吃苦又勤俭持家的人,所以多多少少都为孩子的将来积攥下了一点经济基础。到了独生子女这一代谈婚论嫁的时候就刮起了彩礼风。

    据说现在农村的年轻男子谈对象,女方首先要问是否有房有车,不然免谈,男方家长为了儿子不打光棍就倾尽全部财力。有些女孩甚至要求男方家长在农村有一套楼房,然后还要在城里买套商品房,小县城还不行最起码在市一级的城里全款买,试想现在房产增值幅度不大的情况下谁愿意去做房奴?万般无奈呀!

    有人总结说:现在的家庭有两个女儿的是一等公民,有一个女儿的是二等公民,一儿一女是三等公民,只有儿子的是末等公民(计划生育阶段农村也有两个孩子的情况)。

    按说现在的孩子从小营养充沛,身体智力条件都非常好,文化程度也比较高,他们要比上一代更有能力拼搏、创建自己的幸福生活,为什么要这么苛刻的榨干父母的血汗为自己的生活铺路呢?难道他们缺乏自信不相信自己的双手能够创造幸福生活吗?也或者是“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的传统理念已经过时?

    中国的父母绝大多数都是为了子女倾尽全力,都会把自己省吃俭用积累下来的财富主动的留给子女,主动给予不是更好吗?

    好男和好女都应该深刻理解“坐吃山空”这句话,如果自己不奋斗,有限的财产总有用完时。

    总之,我认为“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到现在仍有其励志作用。古人尚且不做“啃老族”,我们现代人更不应该为难父母,请善待父母,自己的美好生活靠自己的奋斗去争取!

Related Cont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