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精为何会从祥瑞变成淫兽?_狐狸成精与书生旖旎的故事是从明朝开始的吗?


- #问答
  • 1、 狐狸精为何会从祥瑞变成淫兽?

    狐狸在汉朝以前,地位尊崇,出自《山海经》的九尾狐与龙、麒麟、凤凰并列为四大祥瑞之一。汉代出土的石刻中,也出现了九尾狐的形象。但是到了汉朝以后,它的地位陡然下滑,一落千丈,“狐狸精”慢慢成了生活作风的代名词,延续至今。

    东晋干宝写的《搜神记》里,记述了美女狐阿紫勾引男子的故事。在开放的唐代,狐狸却并没有那么淫荡,到了宋代以后,人们才赋予它更多的人性色彩,让她开始大胆追求起自由的性爱来,甚至异常淫荡,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宋朝的理学反而没有抑制住狐媚的盛行,这也与当时的瓦舍遍地,娼妓风行的文化氛围离不开的。妓女的轻盈灵动、眉目传情、眼波流转、瓜子脸更容易让人把她们与狐媚联想到一起,从而冠以狐狸精的称号。


    明代时,《西游记》里面出现过众多妖狐,《封神演义》的妲己,也成为了狐狸精的代表人物,她惑乱纣王江山,罪恶深重。清代蒲松龄写的《聊斋志异》更是用浓墨重笔,把各种狐仙、狐媚的传说渲染得淋漓尽致,作者笔下的狐狸幻化为美人,与男子交往,羡煞旁人。

    中国传统的九尾狐传到日本之后,变本加厉,成为最凶猛的恶鬼之一,百鬼夜行的带头大哥—九尾狐玉藻前。

  • 2、 狐狸成精与书生旖旎的故事是从明朝开始的吗?

    狐狸精在中国历史上可谓源远流长,最早的先民就有以狐狸为图腾,涂山氏,纯狐氏,有苏氏都以狐狸为神。相传夏朝建立者“启”就是大禹和狐狸所生。

    唐代以前,狐狸精称为狐仙,《玄中纪》有载,“狐,五十岁可变妇人,一百岁可化美女,能占卜,善迷惑,使人失心智。千岁与天通,为天狐”。

    早期的狐狸精是以祥瑞出现的,并与龙,凤凰,麒麟,为四大祥瑞之一。在汉朝的壁画和砖像之中,常有九尾狐,白兔,蟾蜍,青鸟,出现在西王母身边,以示祯祥。所以,早期的狐狸还是很滋润的。

    汉秦三国时期,中国妇女渐渐受到封建思想迫害和压抑,这种压抑的心理诞生了狐仙文化。《朝野捡载》记述,“百姓多事狐神,房中祭祀以乞恩,时有谚曰‘无狐媚,不成村’”。可见,狐狸精最早是受封建社会女性崇拜,并把她奉为讨好配偶的神袛。

    狐狸漂亮,可爱和狡黠精灵的脾性,在古时候只有女人才能与之匹配。当然,狐狸还涉及一些神秘的精神力量,特别是代表女性的性格心理。

    但是到了后晋时期,狐狸精的祥瑞地位急剧下降,先前对狐狸的逢迎之辞全没了,剩下的全是狐媚,狐疑,狐臭之类的。时间长了,狐狸进化成了生活作风问题的代名词,又接着成了有名的淫兽,直到今天仍翻不了身。

    汉代的狐仙故事比较原始,狐仙也没什么高深法力,到了南北朝时期,狐仙才获得比较大的法力,性格更加拟人化,有了人类的思想和情感。那是时有很多的狐仙小说和故事,人们也喜爱传诵狐仙故事。

    但这时期的狐仙故事情节单一,结局普遍凄惨,没什么人情味,虽然狐仙们法力强大,但也无法摆脱先天的弱点,比如,怕狗,有骚气,变人形后依然有尾巴等等。

    唐代之后,人们依然对狐仙小说津津乐道,直至明朝才稍减。但是,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出来,人们争相观阅,特别是聊斋,集古今狐仙故事大成,到了登峰造极地步。蒲松龄笔下的狐仙们,有了人们的全部美德,她们真诚,友爱,善良,成为人们的好朋友,比人类更加完美。

    说了狐仙,就不能不说狐狸精里面的狐妖,与狐仙相反,狐妖虽然也有法力,但是多以蛊惑占卜,骗取财产。最主要的是,幻化成美女,魅惑异性。因而人们将性感迷人的美女称为狐狸精,古人称为狐媚子。

    既然是狐媚子,若是只迷惑穷书生,显然是非常浪费的。于是,她们的主要任务就变成了迷惑君王,凡是亡国之君身边必须要有几个狐狸精变的女人。是她们把好好的君主变成了禽兽,使国家灭亡。

    这样,夏桀就有了妹喜,商纣就有了妲己,周幽就有了褒姒。

    到了现代,狐狸精定义为“利用手段和美丽勾引男人的浪荡,风骚,无耻的女人。”

    综上所述,勾引书生,只是古代狐狸精的业务范围之一,而且只占很小的范围。至于现代嘛,穷书生就更不是这些狐狸精能看上眼的目标了。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感谢点赞,关注,品论的头友们。

  • 3、 蒲松龄《聊斋》里的狐仙,为什么大部分都是陕西人?

    不赞同题主此问说狐仙大部分都是陕西人,事实上,蒲松龄《聊斋》故事中的狐仙分布没有太具体的地域指向。

    娇娜、青凤也并非是来自陕西


    • 先说青凤

    《青凤》的故事发生地是在山西太原府耿家大院。全文故事这里就不重复了,可以自行搜索阅读。

    但其中胡老头对耿无病做自我介绍时,明言自己是“我涂山氏之苗裔也。”

    叟曰:“闻君祖纂《涂山外传》,知之乎?”答曰:“知之。”叟曰:“我涂山氏之苗裔也。唐以后,谱系犹能忆之;五代而上无传焉。幸公子一垂教也。

    今安徽省蚌埠市怀远县涂山,便有涂山氏祖庙。另外,涂山氏是也是传说中大禹的妻子。另外根据相关文献如东汉赵晔《吴越春秋·越王无馀外传》也是提到,这个涂山氏其实就是九尾狐族。

    禹三十未娶,行到涂山,恐时之暮,失其度制,乃辞云:“吾娶也,必有应矣。”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涂山之歌曰:‘绥绥白狐,九尾痝痝。我家嘉夷,来宾为王。成家成室,我造彼昌。天人之际,于兹则行。’明矣哉!”禹因娶涂山,谓之女娇。取辛壬癸甲,禹行。十月,女娇生子启。启生不见父,昼夕呱呱啼泣。

    所以,可以说青凤实际是来自于安徽涂山的。如果这位耿无病知道这个典故,当也会明白这就是遇到狐仙了。

    • 娇娜来处

    这段故事实际男主其实孔雪笠为孔圣人后代,受邀到浙江天台后,友人却又病亡,自己只好寄居普陀寺。孔书生后因生疮疖后遇到了娇娜为其治病。之后孔书生又到陕西延安府为官,二人再次重逢……

    根据前后文,娇娜这个狐仙应该算是来自浙江天台的。

    聊斋书中有狐仙不少,但并没有某地多出狐仙的明显集中特征

    譬如山东泰山尚生所遇到的胡家姐妹,莱芜张虚一所遇胡四相公,广西平乐府刘赤水所遇凤仙,浙江绍兴府绩女一章,其实都表明这狐仙所在都是全国各地都有的,并非所谓陕西为多。

    当然,陕西遗留的古代历史遗迹颇多,古墓多这个也是事实,但这不应该是狐仙多的理由。

    如果一定要论及本书中狐仙源头,,恐怕就要以《聊斋》蒲松龄也曾提到的涂山氏女娇为来处,并以这位涂山氏为九尾狐仙为祖了。

    乃有白狐九尾造于禹。禹曰:“白者,吾之服也。其九尾者,王之证也。

  • 4、 《聊斋志异》中都有哪些千娇百媚的狐妖?

    不请自来。狐妖在中国古代小说中,往往不是什么好角色,上有狐妖鼻祖妲己镇楼,下有狐狸精这个日常生活中的贬义词,所以《聊斋志异》中这些带有褒义色彩的狐妖们,颇让人感到意外与惊喜,可算是狐妖在中国的多样化吧。

    《聊斋志异》中的狐妖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情狐:狐狸精的洗白

    情狐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狐狸精这个词的“洗白”。情狐们有着美丽诱人的外表,同时又有情有义,不是骗婚骗钱骗男人……比较典型的例子有莲香、阿绣。

    莲香不同于狐狸的狡黠聪明,相反她有一种敦厚之性,温婉得如同小家碧玉,并且痴情于一个名叫桑生的书生,可这个桑生也有情况,一个女鬼也喜欢他,莲香作为妖,某种程度上来说是更有机会的,但是当女鬼借尸还魂成为桑生的妻子以后,莲香却没有再去争桑生,与之相反,她选择死去,但是深情让她给自己订下了一个约定,十年之后转世为人,成就自己与桑生的这段情。

    2、友狐:最佳助攻

    友狐的兴致和情狐有点像,不过更侧重于“有情有义”中的“有义”。比别值得一提的是,友狐不仅仅只是和书生这类的男性结为“好友”,和女人也可以惺惺相惜,甚至于有“同性恋”的“人狐恋”倾向。比如《封三娘》中的封三娘,她和范十一娘之间的友情可以说是相当具有代表性的,当然也有很多人将其解读为封三娘是狐媒(媒人),但我个人认为友情的成分要更多一点。作为十一娘的闺中良友,封三娘告诫十一娘要慎于择偶:“纨绔儿傲不足数,如欲得佳偶,请无以贫富论。”告诫完了还帮忙物色丈夫孟秀才,孟秀才和十一娘的感情受阻,十一娘甚至都自杀了,封三娘依然可以“妙手回春”,让有情人终成眷属(怎么感觉封三娘有上帝视角呢……)

    3、笑狐: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说起《聊斋志异》,有一只狐狸我想大多数人应该都知道,它的知名度快赶上小倩了。这只狐狸就是婴宁。

    婴宁非常爱笑,可以说是一只很特别的狐狸,当她偶然遇到对她一见钟情的王子服时,笑骂一句“目灼灼似贼”,遂“遗花地上,笑语自去”。当婴宁发现王生在自家门口徘徊,就“含笑拈花而入”。听到鬼母唤她出来与王生相见时,顿时发出阵阵笑声,人还来到,户外“隐有笑声”,继而“嗤嗤笑不已”,鬼母责备她不该在客人面前嘻嘻哈哈,她只好“忍笑而立”,这种明艳的笑容让人过目难忘,但同时笑而不媚,相反还有淳美天真的感觉包含其中,反倒不像只狐狸,比天真的少女,更像天真的少女了。

  • 5、 聊斋之狐仙报恩的介绍?

    我看的好像是狐仙嫁给他了,一直在家里帮助他,照顾他,还有一个孩子

  • 6、 蒲松龄的《郭生》到底讲了个什么故事?

    东山有一个姓郭的书生,因为家境贫寒,请不起私塾先生,所以只能在家读书。但是他所住的地方又颇为偏僻,少有人交流,因此即使经常读书,却也错字连篇,文章写得不咋地。

    郭生家里闹狐狸精,以至于吃穿用的东西经常丢失,这让他颇为恼怒,却也没有办法。

    一天夜里,郭生正在伏案读书,可他所读写的那些卷子,被狐狸精涂的乱七八糟的,上面所写的诗文,大都被墨涂花了,根本看不了。

    于是郭生拿着仅有的六七十篇诗文读了起来,可这根本不够看,读完只好写下了二十篇左右的习作,想改天请教乡里有名望的人。

    可第二天早上却发现,那些新写的诗作,又被狐狸精给涂花了,这让他气愤不已。

    郭生有个姓王的朋友,这次来东山拜访他,郭生向他提起此事,那王生听了也非常惊奇,于是便拿起被狐狸精涂抹过的诗文看,却发现剩下的这些诗文大都还说的过去,但被涂画的那些诗句,都是些乏味的句子,根本不值得看。

    于是王生就对郭生说:“我看那狐狸精并无害你之心啊,你也不要责怪他,恰恰相反,你应该拜他为师啊。”

    就这样,郭生每日读书写文,那狐狸也照常将他写的那些文章全部涂得乱七八糟。

    过了几个月以后,郭生再回头看他以前写的那些文章,顿时发觉,狐狸涂改的还真没错,他以前写的那些文章自己都看不下去。

    又这样过了许久,那狐狸也不怎么涂抹郭生的文章了,只是在文章的字里行间圈圈点点,于是郭生将这圈点后的文章拿给王生去看,王生看了非常高兴,对他说:“你的文章已经有很大的进步了,我相信,凭借这些文章,你能够取得一个好成绩。果然,郭生在不久后的考试中考中了秀才。

    于是乎,郭先生就买了食物和酒专门供奉这个狐仙,而在他的供奉下那狐仙对他的指点仿佛也更加用心了,郭生写文章的水平也有了更大的进步。许久后,郭生又参加了府试和乡试,都名列前茅。

    当时,正流行叶、廖诸公的文章,这文章辞藻优美,风格典雅被很多人奉为大家,郭生自然是免不了俗,于是便抄写的文章专门模仿,可是郭生模仿的那些文章,第二天全都被狐狸精涂的根本看不清了,于是郭生又模仿了两篇文章,可过了一天依旧被狐狸精涂的一字不剩,郭生觉得非常诧异。

    不久后,叶、廖二人因为文风不正被捕入狱,郭生这才佩服起那狐狸精的先见之明。

    随着郭生不断写文章,水平逐渐的提高,有些飘飘然,慢慢的开始不将那狐狸精放在眼里,每写完一篇文章郭生自觉得非常满意,但那狐狸精总是在上面涂改一番,郭生开始气愤狐狸精的做法。

    郭生心道:这就有些胡闹了,明明我写的文章如此之好,为何全给我涂改了呢?于是郭生便不再供奉狐狸精吃喝,将自己写的那些文章也锁在箱子里,不再放在桌案上。

    令人奇怪的是,第二天一早,郭生再去看锁在箱子里的文章,发现箱子明明好的,可文章却仍然有涂改的痕迹。

    郭生拿起涂改后的文章看,他发现第一页被涂了四道杠,那墨汁大概有手指粗细,第二页和第三页则被涂了五道杠。

    除此之外,其他地方也并无涂改的痕迹,郭生不明此意,但后来郭生即使是把文章放在桌案上,也没有被涂改了,这才发觉,那狐狸精离他而去了。

    后来,在科举考试中,郭生考了一个四等,两个五等。这才想起,原来当初狐狸精涂的一个四道杠和两个五道杠是这种寓意。

    暮有话说

    说实话,郭生本身就是一个没有多少文化水平的人,只是颇喜欢读书罢了,请不起私塾先生的他,在被狐狸精多番指教后,成功考取了好的成绩,当上了秀才。可是在当上秀才之后,整个人却有些飘飘然了,他开始不听从那狐狸精的建议,盲目的骄傲自大,最终名落孙山,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其实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时常保持谦卑之心,不断地去学习,并努力改正自己的错误,不能因为一点小小的成就,便骄傲自大,不知天高地厚。那最终也只能够自讨苦吃。

    蒲松龄的这篇小说,用一个狐狸精和书生的故事,向我们阐述了做人应该懂得谦虚,不要骄傲自大的道理,仔细读来颇有一番趣味,而他讲述的哲理也让人深思。

    对于本文,你是怎么看的?欢迎评论区留言!

    我是北暮,喜欢我的故事,就点赞关注吧!

Related Content: